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896.80
    +118.70 (+0.31%)
     
  • 標普 500

    5,484.02
    +10.79 (+0.20%)
     
  • 納指

    17,854.84
    -2.18 (-0.01%)
     
  • Vix指數

    12.62
    -0.13 (-1.02%)
     
  • 富時100

    8,186.15
    +44.00 (+0.54%)
     
  • 紐約期油

    80.51
    +0.18 (+0.22%)
     
  • 金價

    2,334.40
    +5.40 (+0.23%)
     
  • 美元

    7.8074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1 (-0.10%)
     
  • 歐元

    8.3811
    +0.0002 (+0.00%)
     
  • Bitcoin

    64,752.51
    -580.17 (-0.89%)
     
  • CMC Crypto 200

    1,348.33
    -41.07 (-2.95%)
     

中國|新華社發表評論冀歐盟重新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徵稅

中國|新華社發表評論冀歐盟重新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徵稅
中國|新華社發表評論冀歐盟重新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徵稅

歐盟委員會公布關於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決,計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高達38.1%臨時反補貼稅,如果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將從7月4日起實施。內地官媒《新華社》發表評論,稱中國期望歐盟認真重新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停止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評論指出,歐盟步美國後塵祭出「關稅大棒」,堅持採取保護主義行動,不僅損害了中國電動車產業合法權益,也將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歐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將影響中歐雙邊經貿合作氛圍,損害歐盟消費者自身利益,也將破壞歐盟自身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遷合作的大局。

評論表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使全球自由貿易再次遭遇打擊,這是歐盟算不清「規則秩序帳」。中歐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德國等歐盟國家與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交融。歐盟的政策制定者應該明白,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對汽車產業強加關稅只會進一步扭曲市場,進而割裂全球產供鏈,對汽車產業長遠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評論點出,在競爭中培育優勢才是企業生存之道,想靠稅收政策營造舒適區,這是歐盟算錯了「經濟發展帳」。

評論提到,多家歐洲車企高層都認為,提高關稅對於歐洲汽車巨頭應對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於事無補,中國電動車產業異軍突起的關鍵不是封閉排他,而是開放合作。此外,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其實是以犧牲歐盟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中國品牌電動車在歐盟熱銷,靠的是有競爭力的價格、優質的性能和完善的服務。如今歐盟揮舞關稅大棒,使歐盟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大幅增加。

廣告

除了「消費帳」,歐盟也應計算「環境帳」。文章表示,歐盟一再呼籲全球早日達成碳達峰和碳中和。中國電動車產業不僅協助中國兌現自身減排承諾,出口到歐盟的電動車也為歐盟削減碳排放扮演重要角色。不過,如今歐盟一邊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一邊揮舞保護主義大棒,如此「雙標」只會有損其全球信譽,破壞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遷合作,阻礙全球綠色轉型。

在北京,商務部形容歐盟的做法這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批評歐方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中方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