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70
    +0.15 (+1.20%)
     
  • 富時100

    8,206.60
    -18.73 (-0.23%)
     
  • 紐約期油

    81.30
    +0.40 (+0.49%)
     
  • 金價

    2,324.00
    +10.80 (+0.47%)
     
  • 美元

    7.8084
    -0.0006 (-0.01%)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1 (+0.21%)
     
  • 歐元

    8.3546
    +0.0163 (+0.20%)
     
  • Bitcoin

    61,112.86
    -121.82 (-0.20%)
     
  • CMC Crypto 200

    1,275.40
    +9.26 (+0.73%)
     

人民幣中間價調弱打開波動空間 即期匯率勁揚一舉升破中間價位

【彭博】-- 聯儲會大幅加息之際,中國市場正忙於交易動態清零鬆動預期,這緩和了中國股匯資產承受的壓力。人民幣中間價在此期間悄然大幅調弱,而盤間境內外即期匯率則在諸多利好推動下擴大漲幅,一舉漲破中間價位。

周五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六天調弱,累計跌幅超1.3%,調貶速度接近9月情形。按周五中間價7.2555元計算,人民幣即期貶值波幅下限已放寬至7.4006元,這甚至要弱於離岸人民幣於10月末創出的歷史低點7.3749元。

即期匯率則基本未受中間價調弱影響,盤間在諸多利好接力推動下,境內外匯率雙雙強勁上揚,盤間在突破了中間價位之後於下午企穩。下午時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官方據稱正在制定取消國際客運航班熔斷機制的計畫後,人民幣即期再度短暫擴大漲勢。

三位交易員中午時稱,盤初結售匯相對均衡,市場信心受股市大漲而提振;其後美元買盤報價漸少,令賣盤力度相對偏沈,最終在買盤報價缺失的情況下,美元多頭止損推動了人民幣大幅快速走升;未見中資大行明顯拋售美元的情形。

北京時間15:30,在岸人民幣升0.65%至7.2530元,此前最多曾升至7.2340元;離岸人民幣大漲0.9%至7.2657元,此前最多漲逾1.2%至7.2427元。

強力反彈

在股匯市場企穩,聯儲會如期加息、鮑威爾鷹派講話後,美元指數上行但未再創新高的背景下,中間價大幅調弱不僅沒有引發市場新一輪貶值,還有效收窄了與即期匯率的價差。

澳新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Irene Cheung在採訪中還提及,中國副總理劉鶴撰文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可能也對提振人民幣有所幫助,不過「關鍵還是在於後續的政策落地,只有看到實際的政策措施,人民幣漲勢才能持續。」

廣告

此前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周三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峰會上表示,人民幣今年來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對其他主要貨幣有所升值,未來將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周四上午,易綱在央行和外匯局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上重申,要完善貨幣政策體系,維護幣值穩定,促進經濟成長。

信心提振

股市方面,隨著投資者繼續押注中國將放鬆防疫政策,陸港股市早盤延續本周以來的反彈走勢,恆指邁向逾十年來最大周漲幅,恒生科技指數飆升逾5%;滬深300指數勢創去年2月以來最大周漲幅,十大行業分類指數悉數走高。

截止目前,有關動態清零政策放鬆的傳言和新聞仍未得到官方確認。一旦當下市場的風險情緒重新轉差,人民幣可能重新出現下跌,而且在中間價劃定的貶值容忍空間大幅放寬的情況下,即期價格可能繼續突破前低。

「本周動態清零措施鬆綁的會議並沒有得到官方確認,人民幣基本面仍然沒有好轉跡象,」SPI Assest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在採訪中說,10月中國PMI數據表現不佳,中小企業承壓尤其嚴重,如果年底前疫情防控措施沒有鬆綁,經濟放緩還會更加嚴重。

--聯合報導 Qizi Sun.

(更新市況和圖表,新增第三段即期升破中間價及相關背景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