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2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41.78
    -170.82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Vix指數

    12.66
    +0.72 (+6.03%)
     
  • 富時100

    8,146.86
    -16.81 (-0.21%)
     
  • 紐約期油

    78.49
    +0.04 (+0.05%)
     
  • 金價

    2,348.40
    -0.70 (-0.03%)
     
  • 美元

    7.8110
    +0.0011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日圓

    0.0494
    -0.0001 (-0.26%)
     
  • 歐元

    8.3588
    -0.0280 (-0.33%)
     
  • Bitcoin

    66,474.30
    +466.03 (+0.71%)
     
  • CMC Crypto 200

    1,382.51
    -35.36 (-2.49%)
     

全球併購交易大減 總金額十年來首次未達3萬億美元

【彭博】-- 併購交易十年來最低迷的一年即將結束,所有實質性復甦的希望都被銀行的不情不願以及地緣政治衝突扼殺殆盡。

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併購及相關交易的金額今年以來下降了大約四分之一,至2.7萬億美元。數據顯示,這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年度總額,也是自那以來首次未能在一個日曆年內達到3萬億美元。

交易銳減使得投資銀行家面臨慘淡的獎金季,如果形勢在2024年沒有改善則還將面臨進一步裁員。摩根大通北美併購業務聯席主管Jay Hofmann把當前的情況與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相提並論。

「今年完成交易要難得多,大家找了各種各樣的不做交易的理由。我目前真的不認為這會有太大變化,」Hofmann說。「人們不傾向於忽略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達成交易。」

私募股權公司活躍度不高,再次成為2023年交易量的主要拖累之一。與2022年相比,收購公司今年的收購支出減少了36%,原因包括大型交易難以獲取債務融資,以及與賣家談不攏價格 —— 即使已經給了很高的溢價。

確實也有一些大交易獲宣,包括KKR & Co.以超過2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義大利電信的固網網絡,GTCR LLC斥資117億美元收購支付公司Worldpay的多數股權,但是很多交易都停滯不前或者遇到猶豫不決的賣家。

「一旦買賣雙方在估值方面靠攏,私募股權交易活動將顯著回升。這種情況現在開始出現,但我們認為還需要六個月左右的時間,」Rothschild & Co英國聯席主管Majid Ishaq稱。「收購公司繼續尋找私有化機會,儘管公開市場估值已經下降,但鑒於債務變得更加昂貴,這些交易很難推進。」

原文標題Dealmakers to Miss $3 Trillion Mark for First Time in 10 Years

--聯合報導 Matthew Monks、Dinesh Nair.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