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Vix指數

    12.24
    -0.31 (-2.47%)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97
    +0.23 (+0.28%)
     
  • 金價

    2,335.10
    -1.50 (-0.06%)
     
  • 美元

    7.80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303
    0.0000 (0.00%)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551
    -0.0027 (-0.03%)
     
  • Bitcoin

    61,441.19
    +498.47 (+0.82%)
     
  • CMC Crypto 200

    1,281.24
    +15.10 (+1.19%)
     

北上廣深祭四大措施刺激房市 專家:有助挖掘潛在需求 讓供需再平衡

《新華社》報導,中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陸續調整房地產政策,目的除了提振房市外,也為長期高品質發展進一步蓄積能量。專家認為,中國仍處於城鎮化的重要時期,應著力挖掘潛在需求,讓房市實現供需再平衡,各地宜順應供需關係變化調整房地產政策,以提升並滿足民眾對於住好房子的需求。

中國首都北京最先在今年 4 月允許已有住房達到限購套數的居民或成年單身者,在五環之外購買一套新住房,時隔 13 年首次調整限購政策,深圳上月 6 日也宣佈對限購政策進行分區優化,除南山、福田、羅湖區及寶安區兩街道外,其他區域放寬限購。

廣州則早在去年 9 月就將 4 鎮納入非限購區域,並在今年 1 月進一步優化政策,明確鬆綁部分限購區域 120 平方公尺以上的住房買賣。

上海、深圳、廣州均對非戶籍居民購房條件進行鬆綁,縮短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上海師範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燦認為,上述措施顯示一線城市房市調控日益聚焦於支持以新市民和青年家庭為主的合理住房需求

上海和深圳均明確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給兩孩及以上家庭增加一張「房票」;前者允許兩名及兩名以上子女家庭在全市內增購 1 套住房,並提高多子女家庭在個人住房貸款中的首套住房認定標準,減少房貸利息負擔,深圳也讓有兩名及兩名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市民,可在現有限購政策基礎上於部分地區再購買一套住房。

此外,上海、廣州和深圳上月底也都調整房貸政策,上海第二套房頭期款比率下限調整為 35%,深圳則為 30%,廣州首套房頭期款比率降至 15%,並取消利率下限,第二套房頭期款最低比率降至 25%,並取消利率下限。

廣告

報導指出,從一線城市最新房地產政策來看,上述前三類舉措皆為滿足居民家庭多元需求,擴大購屋族人數之舉,頭期款比率跟利率調降等政策則為購房族降低門檻,以充分釋放剛需和改善型需求。

北京一家房仲門市經理薛少儒說,近期客戶詢問量、帶看量提高,即便是雨天,週末也有十幾組客戶的帶看量。

上海象嶼遠香湖旁建案行銷總監肖咸星也表示,新政出台後,由於頭期款比率和貸款利率降低,住房消費升級趨勢比較明顯。「新政出台後一天內暴增 50 多組認購客戶,都是受到新利多政策影響,有三組客人本來想買一套,頭期款比率調降後最終買了兩套,購屋信心增強。

深圳和廣州新屋市場活躍度也有所上升,根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5 月 29 日至 6 月 2 日的新屋每天平均簽約數量,較 5 月 1 日至 5 月 28 日相比飆升 107%。

至於中古房市場,則呈市場心態不一的局面。少數上海房東開始借新政策提高售價,但多數心態平和,維持掛牌價不動。不少購屋者表示,新政策是否有效果仍需觀察,準備等等再出手。

在深圳跟廣州中古房市場上,存量客戶率先發力。頭期款跟利率調降執行首周,樂有家深圳門市中古房看房數量較前一周上漲 5%,是過去一年單周帶看的第二高點。

在廣州,中古屋整體預約看屋量增長 24%,整體成交量也略微上升。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