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Vix指數

    12.24
    -0.31 (-2.47%)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89
    +0.15 (+0.18%)
     
  • 金價

    2,336.80
    +0.20 (+0.01%)
     
  • 美元

    7.8090
    0.0000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583
    +0.0201 (+0.24%)
     
  • Bitcoin

    61,542.46
    +629.34 (+1.03%)
     
  • CMC Crypto 200

    1,281.69
    +15.55 (+1.23%)
     

呂語健筆|復常變食肆執笠元兇|Ken Lui

復常不似預期!本港剛公佈第二季GDP按年增長1.5%,遠遜市場預期的3.5%,不單較首季的2.9%增速放緩,若按季計算,第二季GDP更倒退1.3%,相隔兩季後再度出現收縮,其中私人消費開支的增幅由首季的13%大幅放緩至8.5%,難怪近月不斷見到食肆結業的新聞,飲食業本來已經是一門10個做、10個都執笠收場的生意,如今加上復常的「加持」,止蝕離場似乎是一早寫好的劇本。

過去3年,港人不能外遊,焗住留港消費,為食肆帶來一班基本而穩定的客源,可惜隨着年初的復常通關,頓時出現180度改變,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3年疫情改變很多市民的生活模式,減少晚上外出活動和消費,同時在與內地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情況明顯增加。有傳媒引述入境處資料,單計陸路及港口,7月就有近583萬人次赴內地及澳門,日均18.8萬,人次較6月升12%,周六是港人北上高峰日,單日出境人次近30萬。

星期六、日都是食肆的黃金期,如今港人不是外遊就是北上,很多食肆的晚市只是做一輪生意。上月底有逾30年歷史的餐廳集團Castelo Concepts就將旗下9間分別位於西營盤、西貢和跑馬地等的餐廳酒吧停業,並進入清盤程序,就連由人氣組合Mirror成員AK開設的甜品店及由部份Mirror、Error成員開辦的日本菜館亦分別於上月停業,其中後者的日本菜館更只是開業7個月,理應食正復常「商機」,但結果是止蝕離場。

很多人以為飲食業好易做,疫情期間不少人趁租金下調而一嘗老闆夢,結果花幾百萬元去裝修、申請牌照,但其實飲食行業一般邊際利潤只是20%左右,即係一個月30天,只要有6天做唔到生意就已經無錢賺。 更慘的是遇上加息周期,以前是1厘,甚至是零息持續了一段很長的日子,但今日去到5厘,以前借錢開分店,只要每間分店不蝕錢,開1萬間都得,但現時開分店都要想清楚新店有冇5厘純利,一旦餐廳賺到的利潤不夠支付利息,屆時就賺幾多蝕幾多。 下半年長假期更多,離港旅遊的港人應該有增無減,不知年底前還有多少食肆要結業收場。

呂宇健 facebook.com/Ken.Lui.Investment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