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934.88
    +156.78 (+0.40%)
     
  • 標普 500

    5,486.44
    +13.21 (+0.24%)
     
  • 納指

    17,848.01
    -9.01 (-0.05%)
     
  • Vix指數

    12.62
    -0.13 (-1.02%)
     
  • 富時100

    8,186.03
    +43.88 (+0.54%)
     
  • 紐約期油

    80.51
    +0.18 (+0.22%)
     
  • 金價

    2,335.70
    +6.70 (+0.29%)
     
  • 美元

    7.8077
    -0.0024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1 (-0.10%)
     
  • 歐元

    8.3828
    +0.0019 (+0.02%)
     
  • Bitcoin

    64,752.51
    -580.17 (-0.89%)
     
  • CMC Crypto 200

    1,348.39
    -41.01 (-2.95%)
     

一周市场回顾:中国复苏脆弱;美联储“欲鸽还鹰”;中美元首将会晤

【彭博】-- 中国10月进口意外恢复增长,但出口超预期下降,并且CPI数据显示再次陷入通货紧缩,进一步印证复苏依然脆弱。房企危机难解之际,政府官员罕见表态为遭遇债券抛售的万科提供信用背书。不过投资者已成惊弓之鸟,一再否认接管碧桂园传闻的中国平安难挡55亿美元抛售。面对地方债风险,中国央行行长承诺必要时将为债务负担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美国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升至12年高位。多位美联储官员给利率见顶预期泼冷水,主席鲍威尔表示必要时会果断收紧货币政策。美国众议院议长提出折衷权宜资金计划,重重阻力下政府停摆风险犹存,穆迪将美国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澳大利亚央行恢复升息,德国央行行长称抗击通胀的“最后一英里”最艰难,英国央行行长强调政策要保持限制性,并称讨论降息为时过早。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心脏”并称军事进攻没有时间限制,誓言要终结哈马斯政权。在以军逼近加沙主要医院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已经有“太多”巴勒斯坦人被杀。美中关系继续暖风频吹,美国财长耶伦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旧金山会谈后同意加强中美沟通,习近平与拜登本周将在APEC峰会间隙举行一年来首次会晤,拜登料在峰会中力促恢复两国军事沟通。

热门图表

看图论市: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收窄 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小

股市回顾

随着市场反弹 全球基金蹑手蹑脚地重返中国股市

在经历了创纪录的一轮卖压后,外国投资者正在蹑手蹑脚地重返中国A股市场,这表明这个遭受重创的市场可能正在筑底。外资在三个交易日中总计增持150亿元人民币,这是自8月初以来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净买入。

廣告
  • 摩根大通转为看涨中国股市 风险因素有所缓解

  • 富兰克林邓普顿CEO称是时候重新关注“廉价”的中国资产了

反腐影响消化叠加创新进展 中国医药股深跌两年后正在走出泥潭

中国医药股过去两年在宏观大势及药品集采影响下大幅下跌,今年升级的医疗反腐也一度给行业带来冲击,不过近期这一板块正悄悄从底部爬升。

  • 中国龙年将至带动A股炒作“龙”字股行情 圣龙股份一个月股价涨200%

韩国股市大涨 此前政府宣布禁止股票卖空交易直到明年6月底

韩国股市飙升,此前该国再次全面禁止股票卖空,将持续约八个月时间;当局希望遏制非法使用这种交易策略,以平抑市场动荡。

今年迄今回报率逾100%的基金经理继续做多英伟达 做空梅西百货

对于那些宣称英伟达公司股价太高且人工智慧炒作过度的人来说,一位今年击败所有同行的投资组合经理却告诉大家 —— 未来还会再涨。

  • 贝莱德的研究部门主管表示 高利率仍对股市上涨构成威胁

全球债市

中国CDS市场欠发达 加剧房地产业给投资者造成的痛苦

发生重大违约事件后,投资者的注意力往往会转向信用违约互换(CDS)的潜在赔付。但当上月底中国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未能按期支付债券票息时,却鲜有人费心去核实这一点。

中国不良贷款ABS发行规模跳升 宽信用环境加大银行盘活“坏账”诉求

中国整体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低迷之际,不良贷款ABS发行却在前十个月大增逾八成。随着银行盘活不良资产的诉求日益攀升,此类规模仍属“小众化”的产品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 信贷投放和债券供给施压流动性 中国同业存单发行量逾半年最大

殊途同归 美债收益率曲线两端的投资者料均将获得回报

今年涌入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资金金额创下纪录 —— 这些资金要么寻求把握二十逾年来最高的短期利息支付,要么旨在于利率最终见顶后从长期债券的上涨中获利。

  • 债券交易员第七次押注美联储转向 但可能仍是空欢喜一场

美国政府债务利息一年超过1万亿美元 美债市场料面临新抛压

鉴于美国日益膨胀的债务,美债市场在新的一年可能面临新抛压。彭博分析显示,截至上月末,美国国债的年化利息支出预估已超过1万亿美元。过去19个月里该数字整整翻了一番,相当于2022财年联邦预算总额的15.9%。

全球汇市

美国再次施压中国提高人民币透明度

美国财政部再次呼吁北京提高实施汇率政策的透明度,并表示正在关注中国在内六个主要贸易伙伴在外汇上的所作所为。

  • 人民币汇率受弱美元提振向中间价收敛 分析师料强中间价信号暂不退出

比特币涨回稳定币Terra崩盘前水平 遍体鳞伤的交易员终于走出心理阴影

仅仅用了逾18个月时间,比特币终于回到了导致加密货币市场上次崩盘的事件发生前的水平。

大宗商品

OPEC+依然看好石油需求增长前景 月底将召开部长级会议

尽管全球经济面临阻力,OPEC+在准备召开下一次部长级会议之际仍看好石油需求增长前景。

  • 沙特和俄罗斯重申自愿削减石油供应的计划将持续到年底

中国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 今年是黄金需求方面的一个亮点

中国10月份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支撑黄金价格的央行采购潮进一步增强。

现货钯金五年来首次跌破每盎司1000美元

钯金五年来首次跌破每盎司1,000美元,随着汽车销售放缓、电动汽车崛起以及用户转向更便宜的铂金,对该贵金属的需求减弱。

公司消息

工行美国子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后 无奈之下用U盘处理交易

中国工商银行的美国子公司周四因遭遇网络攻击,负责结算交易的实体很快便与受影响系统断开连接,导致其无法清算大量美国国债交易。工商银行为尽快限制损失,不得不派人携带U盘,将所需的结算细节发给相关方。

  • 中资银行成黑客攻击目标令专家震惊 攻击工行的LockBit是怎样的团伙?

阿里巴巴和京东晒出“双11”成绩单 低价折扣活动带动销售增长

阿里巴巴和京东均表示“双11”活动期间实现销售增长,两大电商巨头为吸引消费者参加购物盛宴,提供了大幅折扣。

WeWork申请破产保护 昔日雄心勃勃的共享办公企业跌落神坛

一度雄心勃勃的初创公司WeWork Inc.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这家联合办公解决方案公司触及新的低谷。该公司难以使业务从疫情阴霾中走出来,并在2019年IPO中碰壁。

Shein据悉希望在美国IPO中获得高达900亿美元的估值

知情人士透露,Shein在为最终赴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希望获得高达900亿美元的估值,这一水平远远超过了这家快时尚巨头在非公开交易中获得的估值。

  • 市场动荡之际 先正达将推迟IPO至2024年底

分析评论精选

美债市场被“暗物质”主宰 上帝出的题让鲍威尔怎么解

在华尔街、美联储及财政部的廊道里有一个词经常被人挂在嘴边,它被认为是引发债券抛售、国债拍卖和利率政策转向的关键因素。对于这个词究竟反映了什么现象及应该如何对其度量,现在几乎没有共识,不过这看来也无关紧要,反正“期限溢价”已经成为市场中一股强大的的新生力量。

资金的价格正在上涨 原因并非单单只是美联储

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价格是多少?石油价格?半导体的价格?麦当劳大麦堡(Big Mac)的价格?比这些都重要的是资金的价格。30多年来,它一直在下降。如今则在上涨。

  • 黑天鹅基金经理:美联储降息之日才是事情变糟之时

  • 随着美联储利率见顶 El-Erian称2024年最大的恐惧是信用风险

华尔街领袖香港讨论会气氛沉重 忧心通胀失控及影子银行爆雷

全球银行家齐聚香港本来是要讨论如何适应金融世界的“复杂性”,然后面对脆弱的市场、影子银行、国际紧张局势和太多的战争,这场讨论会主题变成了展望未来可能发生的爆炸性事件。

  • 是风险还是机遇 高盛、GIC等机构对通胀看法大不同

中国楼市回调 触底了没有?

在过度建设、过度举债十多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清算时刻到来了。销售在下降、价格在下降、建筑活动在下降,开发商在违约且波及影子银行部门。

未来一周重要经济数据及事件一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将于11月15日在旧金山举行的APEC峰会间隙会晤,这将是两位领导人一年来首次对话。

本周将公布的重要经济数据包括中国信贷、零售、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价,美国通胀,澳大利亚就业和日本GDP。中国央行还将进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将再临停摆大限。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