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37.99
    +10.19 (+0.03%)
     
  • 標普 500

    5,485.44
    +7.54 (+0.14%)
     
  • 納指

    17,866.46
    +61.30 (+0.34%)
     
  • Vix指數

    12.47
    -0.08 (-0.64%)
     
  • 富時100

    8,213.08
    -12.25 (-0.15%)
     
  • 紐約期油

    81.48
    +0.58 (+0.72%)
     
  • 金價

    2,331.70
    +18.50 (+0.80%)
     
  • 美元

    7.808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1
    +0.0001 (+0.01%)
     
  • 日圓

    0.0484
    +0.0001 (+0.21%)
     
  • 歐元

    8.3735
    +0.0352 (+0.42%)
     
  • Bitcoin

    62,029.21
    +287.08 (+0.46%)
     
  • CMC Crypto 200

    1,286.07
    +19.93 (+1.57%)
     

〈國巨法說〉選在景氣低迷時擴大布局 陳泰銘看好更具優勢

國巨 (2327-TW) 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其實早在七年前就有擴大感測器布局的規劃,但時機不對,隨著現在國巨體質轉佳,加上在景氣低迷時擴充會更具優勢,因此決定出手併購。

陳泰銘回顧七年前,就想從電流、電壓感測器跨入溫度、壓力等領域,但當時國巨還只是一個區域型公司,隨後被動元件產業迎來一波榮景,國巨也擁有不少現金,加上景氣低迷,成為一個出手併購的好時機。

陳泰銘解釋,景氣好的時候,光是買機器,交期都長達 18 個月,因此國巨在產業榮景時,並不會進行大幅擴充,而是建立財務能力,因為在景氣下行時,不只在併購有好的條件,在機器設備的取得,以及原材料的議價上,都更具優勢,日後也比同業更有競爭力。

國巨總經理暨執行長王淡如則指出,在智能社會和汽車電子化、工控等成長趨勢明確之下,對感測器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未來幾年感測器年複合成長率估計達 6%。

王淡如指出,不論是 Heraeus Nexensos 或是 Telemecanique Sensors,在各自母公司中都遇到感測元件不是核心事業的情況,因此在資源跟發展上較受限,但對國巨來說,元件就是本業,可以提供更好的資源。

另外,兩家感測器公司除了在產品技術、應用都屬於利基型領域,主要市場也都在歐美,王淡如看好,不只國巨可以協助兩家公司擴大亞洲市場,國巨也能藉此進一步擴大歐美布局,達到互補效益。

更多鉅亨報導
〈國巨法說〉二家公司明年上半年交割 估貢獻年營收130億元增幅約1成
〈國巨法說〉陳泰銘:利基品營收比重提升至8成 車用布局目標也提前達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