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3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88
    -0.02 (-0.02%)
     
  • 金價

    2,309.80
    -21.00 (-0.90%)
     
  • 美元

    7.8090
    +0.0004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3
    -0.0003 (-0.70%)
     
  • 歐元

    8.3384
    -0.0269 (-0.32%)
     
  • Bitcoin

    61,021.23
    -869.77 (-1.41%)
     
  • CMC Crypto 200

    1,265.95
    -17.84 (-1.39%)
     

坦诚交流不见踪影 官方口径比比皆是 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变得难上加难

【彭博】-- 外国观察人士原本可以借助与重要决策者会面的方式来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进而把脉规模达18万亿美元的中国经济,但现在却变得难上加难。

今年,像比尔·盖茨和亨利·基辛格这样的“老朋友”高调访华,接触到了中国最高决策层,但在中国“封闭”三年之后,外国的银行业人士、经济学家和商人所面临的却是迥然不同的局面。

根据十余人分享的经历,有些人发出晚餐邀请,却被认为可能有违道德规范而遭到婉拒;有些人接触到的中方人员对通缩等禁忌话题闭口不谈;还有一些人说,诚恳的对话已经被苍白的政治话术所取代。其中有些人为能自由表态而要求匿名。他们说道,随着中国政府对美国及其盟友芥蒂渐深,曾经熟识的官员对可能违反最近扩大的反间谍法忧心忡忡。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董事长Cliff Kupchan表示,他在三年多疫情过后首次前往中国期间仍能与长期的联络人会面,但是他们表达看法时有了更多的顾忌,或是索性采纳了官方口径。

“我听到的引述习近平的次数远超过上一次行程,”他表示。

在中国经济反弹乏力的背景下,不透明性的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已经难言强劲的外商和投资者信心,他们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今年早些时候咨询公司受到整顿的冲击。一项衡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指标跌至了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海外资金也没有趁着近期股市的上涨而买进。

中国最近几个月限制了海外访问企业数据和学术期刊,同时对向专家提供此类服务的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对冲基金和全球投资者频繁使用这一服务。今年春季,中国政府扩大了反间谍法的范围,加上官方媒体关于防范间谍活动的报道,令本地官员疑心重重。

廣告

新的风险

“我认为,最好将此理解为,许多中国专家在与外国人会面时的成本-收益权衡发生了变化,”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中国法律的Jeremy Daum表示。 “尽管风险可能非常小,但也不是零,如果会面没有明显的好处,那不参加更方便。”

知情人士阐述了会议用处乏善可陈的多种原因,包括对西方的怀疑上升,新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官僚士气低落导致兴趣索然等因素。投资者们表示,他们在金融机构的联系人现在谈话内容往往笼统而宽泛,想要预测政策方向、做出预测变得空前地困难。

一家跨国投资银行的一位高管表示,他突然之间无法像过去10年定期前往北京时那样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会面了。他说,接触上的困难,导致外国投资者的预期相差甚远。

另外一家跨国机构的银行家称,过去六个月中国央行的会议几乎没有价值。这位未获授权公开表态的银行家认为,背后的原因是最高层缺乏政策方向,而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形成阻碍。

保守秘密

政府员工表示,有关保密的新培训,以及反间谍法的修订,打击了与海外访客进行坦诚接触的意愿。一些人还提到,由于要求要在会议后提交报告,也进一步地削弱了意愿。

一位曾在中国某金融监管机构任职的分析师表示,今年早些时候,几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拒绝了他的晚餐邀请,称此事可能敏感,或被视为违反道德规范。一位西方学者表示,一家国有银行的一名雇员也以与外国人接触的有关规定为由,拒绝了他的会面邀请。

一家有政府背景的机构的一名雇员表示,自从4月份关于习近平思想的教育活动启动以来,国有和国家附属机构的员工被要求撰写文章、参加测试、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涉及内部政策,这位员工要求匿名。

该员工说道,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没人希望犯错,并称他们需要在“保密观”应用程序上进行至少四小时的线上培训,然后参加测试,直到通过为止。

推荐阅读:中国开展保密教育线上培训 加强政府机关和高校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这一现象背后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士气低落。一家跨国公司的一位驻香港银行家最近与内地客户见面,称由于薪资被砍、经济放缓,管理层要求降低风险,导致许多人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因此他说金融行业工作者许多已经“躺平”。

有些分析师被警告对特定议题要闭口不提。两位经济学家对彭博新闻社表示,他们接到监管层和雇主的指示,不要公开谈论通缩等议题,一人说,他只准表达中国经济正在稳步改善的说法。

“我们获得的见面次数不仅仅比过去少,措辞也总是提前准备好、复制粘贴式的,尤其是在北京,远没有过去有趣、坦诚了,变得谨慎多了,”中国欧盟商会前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

“他们都生怕没有遵从官方口径,”他提到中央层面的官员时称。“他们担心说出一些话,随后可能会被追责。”

原文标题Xi’s Iron Grip Stifles Access for Foreigners Visiting China

--联合报道 Jing Li、Yujing Liu、Colum Murphy.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