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28 分鐘
  • 恒指

    18,069.75
    -3.15 (-0.02%)
     
  • 國指

    6,465.20
    +0.71 (+0.01%)
     
  • 上證綜指

    2,940.59
    -9.40 (-0.32%)
     
  • 滬深300

    3,449.20
    -8.71 (-0.25%)
     
  • 美元

    7.808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06%)
     
  • 歐元

    8.3629
    -0.0024 (-0.03%)
     
  • 英鎊

    9.906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81.21
    +0.38 (+0.47%)
     
  • 金價

    2,327.90
    -2.90 (-0.12%)
     
  • Bitcoin

    61,756.57
    +469.74 (+0.77%)
     
  • CMC Crypto 200

    1,280.97
    +31.85 (+2.55%)
     

宏觀視野│日本從通縮走向滯脹(邱古奇)

日本從通縮走向滯脹
日本通脹對遊客的影響有限,畢竟有低滙率保底,但當地居民使用的是日圓,通脹完全硬食。 (ferrantraite via Getty Images)

美元兌日圓早前升破160關口,上次見到這個價位已是34年前的事了。還不過十二、三年前,日圓兌港元高企於10算,兌1萬Yen要1千港元,現在同樣兌1萬Yen,500港元有找,平足一半。日本是港人旅遊最愛,日圓暴跌,不少港人「返鄉下」飲飲食食狂購物,因為相對過去實在便宜。不過,滙水帶來的消費利益正被通脹蠶食。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日圓高企的年代,亦是沒有通脹的年代,物價十年不變,這兩年可完全不同。大概六、七年前,箱根某家頗有名氣的溫泉旅館,其獨棟離館一泊二食,兩人按日收費約18萬日圓,以8算計大約1.44萬港元。日前上網一查,同一棟離館收費漲至29萬日圓,以5算計約合1.45萬港元,比未加價前(以8算計)還要稍貴。

除了住,貴的還有吃。數年前光顧「壽司之神」數寄屋橋次郎本店,套餐人頭消費約3萬Yen,據悉現已加到5.5萬。不少港台旅客都喜歡去的青空壽司,之前去過(喜遇朝偉坐正隔籬),兩個人消費六、七萬Yen,據說現已漲至接近十萬。

數年前光顧「壽司之神」數寄屋橋次郎本店,套餐人頭消費約3萬Yen,據悉現已加到5.5萬。
數年前光顧「壽司之神」數寄屋橋次郎本店,套餐人頭消費約3萬Yen,據悉現已加到5.5萬。 (BEHROUZ MEHRI via Getty Images)

有評論認為,日圓貶值利好日本出口及旅遊業,有助日本經濟復甦。然而日本資源匱乏,能源、食品、原材料倚賴進口,過急過大的貶值催生進口通脹,其弊遠大於利。

今年首季日本GDP按季下跌0.5%(剔除物價變動因素),換成年率計下跌2%,同時去年第四季GDP亦由按年率計增長0.4%修正為持平,而去年第三季按年率計GDP減少2.9%,換句話說,日本經濟連續3季無增長,其中兩季更出現負增長,離衰退差不了半步。

廣告

經濟呆滯的同時,通脹卻重臨,4月份日本通脹率是2.5%,這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數(3.5%)下的增速,對一個零經濟增長的國家來說,這樣的通脹率已經很高,日本可能快美國一步跌進滯脹泥淖,比「失去的30年」更加痛苦。

日本經濟呆滯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佔經濟總量超過一半的私人消費連跌4季,是2009年以來最長的連跌。消費疲憊,是因為上班族收入萎縮無力消費,亦因為前景暗淡而不敢消費。在「失去的30年」,日本工資跟物價一樣近乎凍結,今年「春鬥」工會爭取到30年來最大的加薪幅度,達到5.28%,然而計入通脹,日本實際薪酬已連跌兩年。通脹對遊客的影響有限,畢竟有低滙率保底,但當地居民使用的是日圓,通脹完全硬食。

日圓貶值一度助力日本出口復甦,去年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萬億日圓,按年增長2.8%。然而貶值魔法今年似乎不太靈光,首季出口下跌5%,為4個季度以來首次下跌。首季經濟及出口收縮,官方歸因於年初的地震,以及豐田旗下公司數據造假醜聞對汽車產銷造成的不利影響。此說有一定道理,且看次季GDP能否扭轉乾坤吧。

今年「春鬥」工會爭取到30年來最大的加薪幅度,達到5.28%,然而計入通脹,日本實際薪酬已連跌兩年。
今年「春鬥」工會爭取到30年來最大的加薪幅度,達到5.28%,然而計入通脹,日本實際薪酬已連跌兩年。 (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日本落得今時境況,最根本的原因是超長期的「異次元貨幣寬鬆政策」,製造出一個接近30年的無息世界,大量殭屍企業(據說多達25萬家)靠借久延殘喘,自由經濟市場「無形的手」未能發揮汰弱留強的功能,產業的新陳代謝極其緩慢,經濟嚴重缺乏活力。

今年3月日本央行將基準利率由-0.1厘上調到0厘至0.1厘,為17年來首次加息,並終結負利率政策。利率逐步恢復正常,拖延多年而又必須的經濟結構改革才有機會實現。需知競爭力的強弱並不單純在於滙率的高低,造假鞠躬文化、創新能力倒退,已令MIJ(日製產品)光環不再,若繼續容許企業躱在無利率世界苟活,競爭力不可能提升。

不過日本央行正面臨兩難局面,美國死不減息,息差劣勢下日圓不知底在何處,大幅加息或可支撐日圓,但以目前的經濟環境,循序漸進的加息已不容易,急劇的加息不啻經濟自殺。看來只有美國及早減息,才可緩解日本央行的難題。

邱古奇

資深投資者、資深財經專欄作家

本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