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73
    +0.18 (+1.43%)
     
  • 富時100

    8,207.90
    -17.43 (-0.21%)
     
  • 紐約期油

    81.28
    +0.38 (+0.47%)
     
  • 金價

    2,324.20
    +11.00 (+0.48%)
     
  • 美元

    7.8080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1 (+0.21%)
     
  • 歐元

    8.3500
    +0.0117 (+0.14%)
     
  • Bitcoin

    61,163.40
    -79.95 (-0.13%)
     
  • CMC Crypto 200

    1,272.37
    +6.22 (+0.49%)
     

宏觀視野|美國加息是為收割全球財富?(邱古奇)

美息為何需要Higer and longer?
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由0至0.25厘加到5.25至5.5厘,為22年來最高。 (Dilok Klaisataporn via Getty Images)

聯儲局上月開會維持利率不變,但發出美息將會Higer and longer的訊息,直接推高美國國債孳息,打擊環球股市。聯儲局本輪累計加息11次,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由0至0.25厘加到5.25至5.5厘,為22年來最高,不足兩年加息逾5厘,下手不可謂不重,為何還要Higer and longer?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四大因素要加息

聯儲局給出的理由是壓抑通脹。經過連番加息,美國6月份CPI按年增速曾降至3%,惟8月份已回升到3.7%,加上經濟數據好得出奇、油價上漲、罷工潮勢將推高工資,聯儲局要把通脹壓至2%目標,確實還需努力。一般來說,利率要高於通脹2厘,才可壓下通脹,假設CPI增維持在3.7%,即聯儲局至少要再加息0.25厘一次。

然而,通脹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美息需要Higer and longer,至少還有4大因素。先講兩個帶有陰謀論色彩的因素,一是美國二戰後透過美息的潮汐波動,收割全球財富。這套慣用伎倆,對於經濟體量較小的國家來說是致命的,最著名的例子有上世紀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以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不過,這次加息潮效果大不如前,即使同時引爆俄烏戰爭,也只能收割歐洲(最不妙的是歐資今次出逃的目的地除了美國,還有中國)。不少經濟薄弱的國家例如阿根廷,透過與中國互換貨幣解決了燃眉之急。至於中國本身,不但沒有跟隨加息以防止外滙流失,反而以減息降準來化解美息高升所引發的流動性緊張,到目前為止,內地經濟仍然可控。陰謀論者認為,美國為免收割失敗,將會持續加息,直至某些經濟大國「爆煲」為止。

美息狂加確實對他國做成傷害,就中國而言,人民幣貶值、內房美元債違約,以及外資大舉撤離A股等,都與美息狂加脫不了關係。
美息狂加確實對他國做成傷害,就中國而言,人民幣貶值、內房美元債違約,以及外資大舉撤離A股等,都與美息狂加脫不了關係。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高息吸引投資者買債

陰謀論者的另一個論點涉及中美爭霸,認為美息狂加是中美金融戰的一部分,目的是趁內房爆發債務危機、地方債不斷惡化,在中國引爆系統性金融災難。這類陰謀論難有確切佐證,而且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風險未免太大,可信與否大家自行判斷。不過,客觀的事實是,美息狂加確實對他國做成傷害,就中國而言,人民幣貶值、內房美元債違約,以及外資大舉撤離A股等,都與美息狂加脫不了關係。

廣告

另外兩個不屬於陰謀論的因素,一是美國需要發債,發天量的債。從最簡單的供求角度看,國債供應暴增,需求跟不上,債價必跌,債息必升。為免國債無人問津,債息失控暴漲,倒不如聯儲局主動加息推高債息,吸引資金買債,讓債息有序上升。

這樣做確實收到一定效果。自從6月國會提升美債上限後,美國財政部下半年需要發行約1萬億美元新債,在聯儲局縮表停買國債的情況下,新發債券銷情理想,例如8月中的一次新債拍賣中,28.98億美元的6個月期票據搶購一空,因為競標孳息率高達5.29厘創新高,較1年前的1厘左右翻了5倍餘。不過,短期票據雖有捧場客,但長債則遇冷待,由此可見投資者對美國中長期還款能力的信心有多大。

若市場沒有失控,聯儲局今年內較大可能再加息一次0.25厘,明年中有機會掉頭減息。
若市場沒有失控,聯儲局今年內較大可能再加息一次0.25厘,明年中有機會掉頭減息。 (Tanarch via Getty Images)

明年中或有機會減息

最後一個因素是支撐美元滙價。美元近期相當強勢,美滙指數升近1年高位,但主要拜高息吸資所賜。假若聯儲局此際叫停加息,甚至掉頭減息,美元很可能急挫,別忘記全球去美元化加快推進,美元佔全球外滙儲備的比例已由本世紀初的三分之二降至去年的47%,美元佔國際貿易支付的比例亦顯著下降。美滙若長期弱勢,美債特別是長債就更難吸引投資者,因為所收的利息將被滙兌損失蠶食。再者,美滙若跌跌不休,進口通脹勢必失控,美國的霸主地位亦會削弱。

哪麼美息會升到多高?老債王格羅斯和橋水創辦人達里奧均預測10年期美債孳息短期內會觸及5厘(上周一度逼近4.9厘),相信不難應驗。摩通CEO戴蒙估計,在最壞的情況下聯儲局或要加息至7厘,若不幸言中,肯定是一場災難。

不過,來年將有多達7.6萬億美元國債到期,需要發新債冚舊債,為免新債票息遠高過舊債,聯儲局明年有理由暫停加息,甚至稍為壓低息口。此外,美國明年選總統,大幅加息不利拜登爭取連任。因此筆者估計,若市場沒有失控,聯儲局今年內較大可能再加息一次0.25厘,明年中有機會掉頭減息。

邱古奇

資深投資者、資深財經專欄作家

本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