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011.82
    -100.34 (-0.26%)
     
  • 標普 500

    5,457.17
    -12.13 (-0.22%)
     
  • 納指

    17,692.32
    -25.33 (-0.14%)
     
  • Vix指數

    13.17
    +0.33 (+2.57%)
     
  • 富時100

    8,217.33
    -30.46 (-0.37%)
     
  • 紐約期油

    80.92
    +0.09 (+0.11%)
     
  • 金價

    2,311.30
    -19.50 (-0.84%)
     
  • 美元

    7.8083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2
    +0.0006 (+0.06%)
     
  • 日圓

    0.0484
    -0.0003 (-0.58%)
     
  • 歐元

    8.3312
    -0.0341 (-0.41%)
     
  • Bitcoin

    61,544.48
    +439.20 (+0.72%)
     
  • CMC Crypto 200

    1,274.61
    -9.17 (-0.71%)
     

富達料下半年AI投資主題可投資範疇將擴闊

<匯港通訊>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 Hyun Ho Sohn 表示:「整體科技行業於2024年表現出眾並跑贏大市,惟業內各類企業的股價表現參差。大型科技企業表現明顯優於小型科技股,半導體企業創可觀回報,軟件及互聯網企業表現亦不俗,但硬件、通訊設備及資訊科技(IT)服務企業則受壓。科技七巨頭之間的走勢也現分歧,部分成為大市領頭羊,部分消費品牌表現落後。

人工智能(AI)設備投資依然龐大,幾乎所有大型企業也持續增加相關資本開支計劃,半導體企業直接受惠。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影響部分科技企業盈利。儘管電子零件及整體半導體訂單現回穩跡象,但復甦步伐緩慢,通訊設備及電動車產業鏈的庫存水平仍高於過往平均水平。鑑於許多企業不急於提升資訊科技設備,不斷延後相關計劃進程,影響不少科技服務企業及部分軟件公司的營運收益。

放眼科技七巨頭以外的企業,IT顧問、數據中心及雲端計算企業等,仍是 AI 時代被受忽略的長期受惠者,支付服務及相關網絡是電子商務及全通路零售發展的重要部分,具規模及科技優勢的企業有望把握這些長期增長契機。訂閱制影片播放平台及音樂串流平台的變現能力雖未完全反映,但業內領導者仍處於有利位置,有望受惠於行業進一步整合。

市場視為 AI 時代贏家的企業,如半導體及相關硬件公司,股價已現溢價。從風險回報角度,溢價或減低企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市場預期大規模投資於 AI 基建設備的進程不會減慢,並認為生成式AI雖具長期發展潛力,但同時存在風險。

數碼媒體、創意產業及網購領域,向來迅速採用新科技,這些企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見初步成效,惟很多大型企業,特別是受監管的金融業,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

儘管AI 運算成本已大大降低,但對於很多行業而言成本仍偏高,以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為例,需要配備高端設備的數據中心,過程中將消耗大量電力,所需成本或會成為生成式 AI 發展的瓶頸。鑑於資本開支的周期性,如若生成式 AI 應用發展受阻,AI 相關基建設備的需求將受創。

值得留意的是,不少 AI 受惠者仍被市場忽略,投資者應關注當中不需依靠 AI 應用迅速普及,並將生成式 AI 視為盈利長期增長動力的企業,如雲端計算無論AI應用發展進度如何,也可受惠於客戶持續升級需求,業務可望持續向好。無論哪種人工智能晶片表現出色,或哪類半導體客戶較具優勢,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也有望受惠於 AI 發展。同時,AI 顧問公司也將透過協助各行業應用 AI 而獲利。

展望2024年餘下時間,富達預期人工智能投資主題可投資範疇將擴闊,因產業鏈中尚未被發掘的機會眾多。雲端計算發展重新加速,將為相關硬件設備及軟件帶來順風,半導體、IT 服務和通訊設備等行業估值變得吸引。隨著投入開支增加,同時大型企業應用生成式 AI 速度低於預期,部分人工智能企業存在營運風險。

儘管科技業的結構性增長前景未變,由下而上慎選股份至關重要。僅跟隨市場趨勢投資風險偏高,並可能會付出過高溢價。即使是精明的投資者也難以準確預測未來,因此降低投資風險與獲取回報同等重要。在被受忽視的中小型企業中,發掘可持續獲利的企業,可大幅降低投資風險。對嚴守投資紀律的投資者而言,科技行業不乏吸引的投資機會,關鍵在於慎選盈利增長前景穩健,且估值合理的企業。」 (BC)

#富達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