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2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88
    -0.02 (-0.02%)
     
  • 金價

    2,309.80
    -3.40 (-0.15%)
     
  • 美元

    7.8082
    -0.0004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3
    -0.0003 (-0.66%)
     
  • 歐元

    8.3401
    -0.0252 (-0.30%)
     
  • Bitcoin

    60,965.23
    -1,058.56 (-1.71%)
     
  • CMC Crypto 200

    1,265.95
    -17.84 (-1.39%)
     

工聯會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倡改善護理員薪酬及工時待遇

施政報告後日公布,工聯會表明,反對擴大輸入外勞,建議政府改善護理員薪酬及工時等待遇,解決本地護理行業人手短缺問題。 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表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透過「補充勞工計劃」及勞福局在3至5月因疫情而放寛院舍輸入護理員申請,預計未來院舍業輸入外勞人數將達7000人,佔現時院舍業聘用護理員總數36.6%。工聯會副會長陳鄧源指出,如政府繼續擴大安老服務業輸入外勞,未來安老及殘疾院舍或超過一半以上人手屬非本地勞工。 立法會議員梁子穎關注,不少本地勞工因為護理業發展前景好,踴躍報讀護理課程,但在畢業後因薪酬及工時等待遇不吸引而不入行。梁子穎以社署的「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為例,畢業生入行的比例低於3成,認為本港並非無人可用,只是行業待遇差,嚇退不少本地勞工。 醫院診所護理業職工會理事長潘惠賢認為,輸入外勞未能改善現時院舍人手短缺問題,部分外勞可能會與院友言語不通,最終本地護理員需分擔工作量,加速人才流失,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