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13 分鐘 開市

幾錢先算名牌袋?買包包的理財反思

幾錢先算名牌袋?買包包的理財反思

不少女士都喜歡買名牌手袋,有人買到不能自拔,不受控制,更有人買到傾家蕩產。點先算名牌?在理財上有甚麼值得注意?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近日網上有位新加坡17歲的少女於社交平台興奮曬出爸爸送給自己價值500元的「名牌」手袋,拍片後被部分人表示,少女的手袋並非名牌,有牌子的袋並不代表名牌等,又指對比國際名牌,少女的手袋不算得上甚麼,但少女反駁太富裕的人很無知,因為這個手袋是她爸爸用辛苦錢買給她,是珍貴的。

從這次的少女手袋事件中,我們可以反思到底一個「名牌」手袋要多少錢稱得上「名牌」呢?「名牌」手袋是否越多越好?

品牌有不同價位

事實上,名牌手袋就是你背上去,人人都認識或了解其價格的都是屬於「名牌」,在香港,隨便在街上都可以看到港女背著國際名牌手袋,價格由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這些手袋的價值不在話下,但不少人為了一個個「手袋」引致個人的財務出現問題,或是借錢去「買包包」,這一點實在令人難過。人會貪慕虛榮是無可厚非的,希望可以擁有一個「名牌」手袋展示個人的財力。

然而在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若你能好好規管個人的財富,而非為了購買一個「名牌」手袋導致自己負債累累,又會否更好呢?

負債去買名牌非好主意

正如這位新加坡17歲的少女般,即使只是一個價值500元的手袋,她也當成是心目中的「名牌」,而且這個手袋的價值在她心中相信已遠超於一個「名牌」手袋,因為手袋是爸爸送自己的手袋,她更會珍而重之。

買「名牌」手袋,不少人都是為了滿足虛榮心,但「名牌」到底有沒有定義呢?買一個或兩個對你而言的快樂感又有否不一樣呢?隨便在街上都看到別人跟自己背上同一個款式的「名牌」手袋是否讓你感到有無比的虛榮呢?不少人為了買「名牌」手袋,將自己每月月辛苦賺的人工都投資在一個個「名牌」手袋,但每天卻只用同一個袋,這些行為,又有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些行為正正在破壞未來理財生活呢?

要回答以上問題要回歸收入與支出比例,享樂型消費不能影響到長遠的理財規劃。另外,買手袋也可以揀些長青款色,而且用時最好小心保養,如果之後想換款,也能將舊的賣出較好價值,降低換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