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195.84
    -135.38 (-0.78%)
     
  • 國指

    5,882.68
    -66.50 (-1.12%)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3,002.38
    -430.97 (-1.29%)
     
  • 標普 500

    4,229.45
    -58.94 (-1.37%)
     
  • 納指

    13,059.47
    -248.31 (-1.87%)
     
  • Vix指數

    19.95
    +0.17 (+0.86%)
     
  • 富時100

    7,488.84
    +18.68 (+0.25%)
     
  • 紐約期油

    88.15
    -1.08 (-1.21%)
     
  • 金價

    1,838.10
    -3.40 (-0.18%)
     
  • 美元

    7.8309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15
    -0.0002 (-0.02%)
     
  • 日圓

    0.0523
    -0.0000 (-0.06%)
     
  • 歐元

    8.2292
    +0.0344 (+0.42%)
     
  • Bitcoin

    27,577.18
    +2.60 (+0.01%)
     
  • CMC Crypto 200

    587.73
    -2.25 (-0.38%)
     

政策預期悄然轉變 投資者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的降息押注浮現

【彭博】-- 已對亞洲大幅加息習以為常的交易員如今在尋求評估本地央行何時開始降息,這一轉變可能會對債券市場初露的漲勢構成支撐。

去年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央行為應對頑固的通膨壓力大舉加息,韓國和菲律賓等地的利率突破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亞洲地區通膨顯現放緩跡象,市場投資者談論的話題也已從「峰值利率」轉向降息,這應有助於推動主權債券回升。

「我們目前認為所有亞洲央行都已經完成了加息,與出口大幅下滑和通膨緩和的趨勢相匹配,」野村駐新加坡的全球市場研究主管Rob Subbaraman表示。野村分析師預計,韓國和印度最早分別會在8月和10月降息。

潛在的降息將刺激固定收益資產進一步走高,彭博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今年以來已上漲3%,因跡象顯示聯儲會可能接近此輪加息周期的尾聲。去年,該指數下跌7.6%,創2008年以來紀錄最大跌幅。

利率前景轉向降息對於亞洲新興經濟體來說也可能是一個冒險押注,它們可能會先聯儲會一步提前放鬆政策,這就會導致利差擴大,並可能引發資本流出。不過,相比美國和歐洲,亞洲新興經濟體的通膨更加溫和、銀行體系也相對更為穩定,可能會對這些經濟體形成防護。

以下是投資者對一些亞洲新興市場的利率押注的變化:

1.韓國

韓國互換市場定價顯示,未來12個月將降息25個基點。韓國央行在4月11日的政策決定中反駁了降息預期,稱目標是應對通膨。不過,5月初發布的4月通膨數據放緩,給央行提供了物價壓力減弱的證據。如果韓國央行降息快於預期,那麼可能令韓元進一步承壓,韓元已經是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

2.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央行本月決定恢復收緊政策,加息25個基點的舉動令投資者感到意外。不過,這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加息,上周林吉特互換市場反映的預期是未來12個月至多降息25個基點。至於是否會降息,還有很大不確定性,馬來西亞3月核心通膨率為3.80%,遠高於5年平均水平,能源補貼可能減少,這或許也會加劇通膨壓力。

3.印度

在此前連續六次加息之後,印度央行4月意外維持政策不變。澳新銀行駐新加坡高級亞洲利率策略師Jennifer Kusuma表示,市場預計到2024年6月印度將降息多達70個基點。不過,澳新銀行預計不會很快降息,預計印度央行可能希望看到通膨率穩定在目標區間中點之後再放鬆政策。

原文標題Rate-Cut Bets Are Surfacing Across Emerging Asia on Policy Pivot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