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5 分鐘
  • 恒指

    18,069.75
    -3.15 (-0.02%)
     
  • 國指

    6,465.20
    +0.71 (+0.01%)
     
  • 上證綜指

    2,940.59
    -9.40 (-0.32%)
     
  • 滬深300

    3,449.20
    -8.71 (-0.25%)
     
  • 美元

    7.8095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99
    +0.0003 (+0.03%)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06%)
     
  • 歐元

    8.3634
    -0.0019 (-0.02%)
     
  • 英鎊

    9.905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1.25
    +0.42 (+0.52%)
     
  • 金價

    2,328.50
    -2.30 (-0.10%)
     
  • Bitcoin

    61,720.62
    +382.14 (+0.62%)
     
  • CMC Crypto 200

    1,280.53
    +31.41 (+2.51%)
     

新地230億銀貸利率H+0.85厘 息差高5年前10基點 業界:算是輕微

新地近期簽訂二百三十億港元五年期銀團貸款協議。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前排中)出席儀式。(網上圖片)
新地近期簽訂二百三十億港元五年期銀團貸款協議。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前排中)出席儀式。(網上圖片)

新鴻基地產(0016.HK)早前公布簽訂230億元銀團貸款,據報貸款息率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0.85厘,其息差較集團2019年一筆5年期貸款的息差高出約0.1厘。市場人士指近年地產發展商融資息差有所上升,部分反映銀行對房地產借貸較為審慎,新地由於信貸質素較佳,貸款反應仍然理想,息差僅輕微上升,但信貸質素稍遜的公司息差擴闊水平更大。另外,息率高企影響借貸需求,市場料今年貸款仍會下跌。

反映對發展商融資仍審慎

新地日前披露,與23家內地、國際及本地金融機構簽訂一筆230億元的5年期銀團貸款協議,銀行界對是次貸款反應熱烈,超額認購近5倍。惟新地未有透露今次銀團貸款息率及條款。

據IFR指出,新地最新的貸款息率為HIBOR加0.85厘,連同費用約為90多基點(mid-90s),借款人為新鴻基地產(金融服務),貸款由母公司提供擔保。新地今年3月到期、2019年籌組的一筆200億元的5年期貸款,息率為HIBOR加0.75厘,最高承銷級別連同費用為0.85厘。按此計算,新地最新的貸款息差較5年前升約10基點。

市場人士稱,由於新地的信貸評級為A級,信貸質素良好,近年息差只屬輕微上升,現時市場對信貸評級A級的地產商,借貸息差預期普遍介乎80至100基點;信貸質素稍遜、仍具投資級別的公司,息差由150至180基點;內房的借貸息差則更闊,較好的內房息差介乎200至300基點,有些更高達300至400基點。即使息差較高,亦非每家銀行都願意參與融資。

廣告

近年地產商貸款息差普遍向上,主要是受內房拖累,因為本港地產商不少在內地都有項目,內地房地產包括商業項目都面臨壓力,出租率不太高,本港工商物業市道欠佳。而除銀行基於近年息率上升、考慮資金成本因素外,亦擔心房地產風險,故對房地產借貸較為審慎。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早前表示,去年底銀行體系總體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升至1.56%,主要受內房因素影響,未來該比率或仍有上升壓力。但他認為,港銀對內房風險敞口可控,業界亦有經驗,相信能夠處理妥當。

借錢成本增 港首三月貸款跌4%

另外,本港貸款持續下跌,繼2022年及去年分別減少3%及3.6%後,今年首3個月按年率計,貸款跌4.1%。業界人士指出,貸款下跌主要是由於資金成本增加,港元銀行同業拆息現時普遍4厘多,即企業借貸成本或要6厘至7厘,投資項目回報須達14至15厘、才有誘因借貸投資,故企業借貸需求減少;此外,由於資金成本高,過去一度興旺的併購融資亦顯著縮減,而具實力的中資機構,因內地息率較低,亦寧願在內地進行人民幣借貸,故令本港整體貸款需求下降,預料有關趨勢將會持續。

採訪、撰文:陳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