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542.05
    -47.11 (-0.12%)
     
  • 標普 500

    5,432.70
    +1.10 (+0.02%)
     
  • 納指

    17,688.74
    -0.14 (-0.00%)
     
  • Vix指數

    13.01
    +0.35 (+2.76%)
     
  • 富時100

    8,132.31
    -14.55 (-0.18%)
     
  • 紐約期油

    79.27
    +0.82 (+1.05%)
     
  • 金價

    2,337.90
    -11.20 (-0.48%)
     
  • 美元

    7.8110
    +0.0006 (+0.01%)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日圓

    0.0492
    -0.0002 (-0.34%)
     
  • 歐元

    8.3693
    +0.0082 (+0.10%)
     
  • Bitcoin

    65,423.46
    -1,111.20 (-1.67%)
     
  • CMC Crypto 200

    1,376.83
    -11.33 (-0.82%)
     

【新聞點評】企業家座談會的啟示

近年疑被「打入冷宮」的自由市場派代表人物周其仁,獲邀在習主席主持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發言,引起各界揣測。(央視截圖)
近年疑被「打入冷宮」的自由市場派代表人物周其仁,獲邀在習主席主持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發言,引起各界揣測。(央視截圖)

中國經濟發展方向備受關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剛於上周四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屬十八大以來第三次同類會議,共有9人獲邀發言,包括來自香港的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不過,更受矚目的是另一發言嘉賓、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因他向來被視為「自由市場派」學者,近年疑似被「打入冷宮」,如今忽然再度成為「座上賓」,引起各界解讀。

周其仁列席 惹「右轉」揣測

習近平日前赴山東考察調研,上星期四在濟南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主題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陪同出席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蔡奇。據新華社報道,這次座談會「一個重要的背景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因此「總書記就主持召開這場座談會,聚焦改革開門問策,重要性不言而喻」。

資料顯示,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只曾3次親自主持同類座談會。第一次是2018年11月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背景為「中美貿易戰」爆發,中央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持民企發展。第二次是2020年7月的「企業家座談會」,當時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產業鏈受創,習近平在會上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來到今趟第三次,因臨近舉世矚目的「三中全會」,特別受關注,同時值得留意的是座談會名稱裏多了「專家」二字。的確,獲邀發言的除了6位企業家(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劉明勝、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左丁、安踏主席丁世忠、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德國博世中國投資公司總裁徐大全、香港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還包括3位學者,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

「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獲邀6位企業家之一安踏主席丁世忠。
「企業和專家座談會」獲邀6位企業家之一安踏主席丁世忠。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不過,新華社的2000多字通稿基本上記載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未提及9位發言嘉賓講了些什麼。習近平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支援全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他又強調,「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從現實需要出發,從最緊迫的事情抓起,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推進制度創新。」

廣告

在9位發言嘉賓當中,最引起議論的是現年73歲的北大經濟學家周其仁。網易上周五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為〈周其仁成為高層座上賓,釋放什麼信號〉,該文指「消失已久的周其仁重回高層座談會,這標誌着他偏『右』的『私有化』經濟主張,也會重回上峰的視野」。這篇文章獲得新浪、騰訊等不少平台轉載,但不久就「全網下架」,目前只能在「牆外」看到原文。

事實上,周其仁向來被視為中國「自由市場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七十年代文革結束後畢業於人民大學經濟系,在天安門事件後的1989年至1991年,曾於牛津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訪問,後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周其仁最為人所知是在2008年7月,應芝加哥學派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斯(Ronald Coase)邀請,為高斯主持的「中國改革30年討論會」。
周其仁最為人所知是在2008年7月,應芝加哥學派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斯(Ronald Coase)邀請,為高斯主持的「中國改革30年討論會」。 (STRINGER via Getty Images)

周其仁學成歸國,於北大經濟系任教,一度出任該校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最為人所知是在2008年7月,應芝加哥學派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斯(Ronald Coase)邀請,為高斯主持的「中國改革30年討論會」撰寫一篇關於鄧小平的論文,題為〈鄧小平做對了什麼?〉,後來造成廣泛傳播及影響。周其仁在論文裏指出,鄧小平做得最「對」的事包括清晰界定產權、把企業家請回中國、讓「看不見的手」配置資源等。

在千禧年代,周其仁是內地炙手可熱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受到官方器重及民間推崇,曾擔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等公職,並獲北大學生選為「最受歡迎教授」,以及出任李連杰創辦的「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法人代表。但自2010年代中葉起,中國經濟發展被視為出現「國進民退」、「向左轉」傾向,周其仁亦逐漸退出公眾視野,很少聽聞他獲得官方諮詢意見。

正因如此,「久被冷落」的周其仁今趟突然被邀參與習近平主持的座談會,並得到發言機會,猶如從「冷宮」中重新受重視,令不少人感到意外,亦惹人憧憬這象徵中國將再次「向右轉」加速改革開放。但另有意見稱,周其仁向來主張漸進及溫和改革,跟中國官方立場分別不大,他在最近十多年沒什麼重要的新論述,所以不宜對其出席座談會的意義有太高期待。

國家主席習近平剛於上周四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屬十八大以來第三次同類會議,共有9人獲邀發言,包括來自香港的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
國家主席習近平剛於上周四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屬十八大以來第三次同類會議,共有9人獲邀發言,包括來自香港的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 (VCG via Getty Images)

馮國經「面聖」 反映港角色

至於香港人熟悉的馮國經,新華社同樣沒提及其發言內容。樂觀來看,馮氏受邀「面聖」,或許反映中央重視香港在國家經濟大局的角色。根據《福布斯》2024年富豪榜,馮國經家族財富約21億美元,排名39位。不妨留意,相比起香港其他超級富豪大多從事地產業,馮氏的家族生意主打供應鏈管理,與美國商業關係密切。

順帶一提,在座談會翌日(上周五),科大和利豐宣布成立「香港科技大學利豐供應鏈研究院」。馮國經胞弟馮國綸謂,地緣政局緊張擾亂全球供應鏈,但香港在新形勢下有不少機遇,包括可憑獨特優勢,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把部分生產線擴展到東南亞及「一帶一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