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5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Vix指數

    12.24
    -0.31 (-2.47%)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90
    +0.16 (+0.20%)
     
  • 金價

    2,337.10
    +0.50 (+0.02%)
     
  • 美元

    7.808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587
    +0.0204 (+0.24%)
     
  • Bitcoin

    61,529.08
    +631.46 (+1.04%)
     
  • CMC Crypto 200

    1,282.34
    +16.20 (+1.28%)
     

晉達: 內地政策轉向現相當明確 加大刺激經濟力度決定成關鍵

<匯港通訊> 晉達發表報告指, 10月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後,投資者似乎出現恐慌情緒。其策略師 Sahil Mahtani 表示,在會議召開後的七周內,香港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高收益信貸均上漲三分之一,市場論調至少在三方面以驚人的速度轉向。

投資者早前預期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將繼續執行嚴厲的新冠清零政策。然而,政策制定者取態出現轉向。11月中旬,當局宣布20條以放寬隔離和檢測要求。在主要城市出現針對新冠封鎖限制的示威活動後,政策制定者於12月7日進一步放寬隔離和檢測要求以作出回應。

其次,投資者曾預期政策制定者將延續始於2020年12月政治局會議的行動,繼續對私營企業施壓(當中的「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詞彙首次於市場出現)。相反,決策者在2022年12月的政治局聲明中強調「兩個毫不動搖」,意指對國營及私營企業堅定支持。上一次提及相關用詞是在2018年市況平穩的情況下。

最後,中國政策制定者在2022年12月的聲明中明確表示,2023年的政策重點是「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和「擴大內需」。某程度上,在11月中旬宣布、旨在穩定房地產行業的16點計劃中所示的取向已相當明確。

事實上,在經濟受到Omicron及其變種病毒顯著打擊前,穩定增長一直是2022年的計劃。相對2021年,以及2022年7月針對新冠病毒的聲明,前者被視為是應對強勁外需所帶來具挑戰性的結構性失衡的時機;而後者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現時,增長成為重點。

因此,政策轉向現時已經相當明確。一如所料,此轉向出現之時,投資者正正開始爭論中國是否「不可投資」。2023年前景如何?新冠清零、房地產市場及未來刺激措施的程度顯然存在不確定性。後者在某程度上是今年全年持續的貨幣和信貸寬鬆政策的延續。此外,情況與西方相同,經濟重啟不大可能一帆風順。根據過往經驗,新冠病毒疫情浪潮可能繼續出現的機會不小。不過,正如2020年11月疫苗的出現成為已發展市場反彈的重要動力(儘管其後出現兩次病毒疫情浪潮)。無論接下來發生甚麼,中國對於撤銷封鎖措施和加大刺激經濟力度的決定可能是關鍵。 (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