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15.74
    -12.06 (-0.03%)
     
  • 標普 500

    5,481.33
    +3.43 (+0.06%)
     
  • 納指

    17,837.40
    +32.25 (+0.18%)
     
  • Vix指數

    12.47
    -0.08 (-0.64%)
     
  • 富時100

    8,206.94
    -18.39 (-0.22%)
     
  • 紐約期油

    81.35
    +0.45 (+0.56%)
     
  • 金價

    2,331.10
    +17.90 (+0.77%)
     
  • 美元

    7.8082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1
    +0.0001 (+0.01%)
     
  • 日圓

    0.0484
    +0.0001 (+0.14%)
     
  • 歐元

    8.3731
    +0.0348 (+0.42%)
     
  • Bitcoin

    61,722.21
    +9.25 (+0.01%)
     
  • CMC Crypto 200

    1,286.48
    +20.34 (+1.61%)
     

月租五百萬搞戲院 勢將成絕響?

朗豪坊Cinema City曾被譽為全港最貴,皆因月租達577.6萬元。
朗豪坊Cinema City曾被譽為全港最貴,皆因月租達577.6萬元。 (josephmok via Getty Images)

近期再次有港產片票房破億,似乎戲院生意不會太差,可惜據報朗豪坊Cinema City將於七月中結業。朗豪坊Cinema City曾被譽為全港最貴,皆因月租達577.6萬元,不過受至少三項因素衝擊,交天價租金經營戲院恐怕將成絕響。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全港戲院每月分得一球收入

第一項因素當然是票房收入能否支撐經營戲院成本,去年逐步復常後香港票房曾大豐收,可惜今年已現頹勢,近期有《九龍城寨之圍城》及《談判專家》才見起色。不過6月10日至16日全港票房收入十大加起來才16,097,706元,按此數估算,一個月票房收入64,390,824元,全香港有58間戲元,每間戲院平均只分得百一萬元票房收入。即使朗豪坊Cinema City位處旺角較旺場,每月要賺足577.6萬元交租都頗為吃力,更何況經營戲院還涉及人工、清潔、水電等使費,老闆們計一計數,都未必再有勇氣用相同月租經營新戲院。

第二項因素是觀眾流失,雖然港人未必會北上睇戲,但習慣逢周末北上消費玩樂,香港戲院始終少了大班觀眾。另一導致觀眾流失元兇是「等上架」,娛樂大國美國月前就有調查發現,高達66%受訪成年觀眾表示寧願等多幾個月在串流平台睇「新片」,都不願入場欣賞首輪電影。以串流平台在港普及程度,相信香港觀眾情況大同小異,每月都有像《九龍城寨之圍城》這類話題式電影上映機會不大,加上本地觀眾對荷里活續集又續集電影亦感到疲勞,短期內要扭轉觀眾流失並不容易。

每月都有像《九龍城寨之圍城》這類話題式電影上映催谷觀眾入場機會不大。
每月都有像《九龍城寨之圍城》這類話題式電影上映催谷觀眾入場機會不大。 (VCG via Getty Images)

第三項因素是減租,美國戲院經歷倒閉潮後,據報戲院業主考慮到改建困難,寧願減租吸引新租戶繼續經營戲院,避免戲院成「死場」。大型戲院營運商AMC行政總裁亦表示,2019年後關閉了旗下169間戲院,並新增60間戲院,不過生意仍然難做,公司計劃與業主商討減租。至於香港情況,以往商場有戲院結業,因為舖位搶手,業主或會將戲院空間重組劏成多個舖位出租,不過現今一線商場吸納新租客都是一大挑戰,加上戲院始終有助引入人流,商場業主較有機會出動減租吸引戲院營運商接手,既然戲院營運商反而有「壓價」優勢,就更難出現用五百萬月租經營戲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