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經濟環境如何?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取決於你是否有樓在手。最新數據顯示,租客的財務狀況較差,而業主則仍得到在疫情期間趁低息加按所帶來的好處。這越來越大的差異令聯儲局要降低通脹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業主擁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消費力去支撐物價。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對不同的人來說,疫情後的經濟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影響,這讓央行行長們頭疼不已。 」 LPL Financial 首席經濟學家Jeffrey Roach在本週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這種極端的差異通常可以追溯到生活環境,因為租客的情況與業主的情況非常不同。」
Roach指出,自疫情爆發以來,租金上漲了 20% 以上,租客平均每月支出增加約 370 美元。
國家住房法項目執行董事Shamus Roller告訴雅虎財經:「在很多情況下,全國各地的住屋市場都變得難以負擔,讓全國各地的租客幾乎捱不住。」
到底有多難捱?聯儲局本週的一份報告發現,近五分之一的租客 (19%) 表示在過去一年的某個時候拖欠了租金,高於 2022 年的 17%。
即使在相同收入的情況下,他們也比業主更大機會沒有繳付前一個月的所有帳單。在不同類型的帳單類型中,包括水費、瓦斯費、電費或電話費、網路費或有線電視費,租客沒繳付的比率都較高。
業主的情況看起來則好多了。
Roach寫道,大約三分之一有按揭在身的業主在 2020 年或 2021 年按揭貸款利率徘徊在 3% 左右或更低時進行了加按。結果,他們平均每月節省約 220 美元,而按揭供款在可支配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幾乎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我認為,如果你有樓揸手,你就會感覺更好,」Roller說。
與此同時,自疫情以來,樓價一直在上漲,房屋淨資產水平創紀錄,業主可以透過加按或和循環貸款等「撳機」。Roach寫道,這些意外之財「令揮霍變本加厲,又令利率調節經濟沒那麼敏感,給政策制定者帶來麻煩。」
業主比租樓者更有可能擁有股票,因此他們也受益於過去一年半的大牛市。
可以肯定的是,業主須承擔更高的房屋保險費用。
聯儲局的研究發現,過去兩年局方嘗試遏止通脹期間、按揭利率倍升時買樓的人,平均每月還款額2,100美元,比疫倩前買樓的人多700美元。
但Roach寫道,更多業主的財務狀況仍比疫情前更好,這「使經濟擺脫了低迷」。
問題仍然是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