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2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28.52
    -306.78 (-1.67%)
     
  • 國指

    6,439.82
    -116.28 (-1.77%)
     
  • 上證綜指

    2,998.14
    -7.30 (-0.24%)
     
  • 道指

    39,150.33
    +15.53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4 (-0.18%)
     
  • Vix指數

    13.20
    -0.08 (-0.60%)
     
  • 富時100

    8,237.72
    -34.74 (-0.42%)
     
  • 紐約期油

    80.59
    -0.14 (-0.17%)
     
  • 金價

    2,334.70
    +3.50 (+0.15%)
     
  • 美元

    7.805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97
    -0.0001 (-0.01%)
     
  • 日圓

    0.0486
    -0.0003 (-0.55%)
     
  • 歐元

    8.3387
    -0.0158 (-0.19%)
     
  • Bitcoin

    64,088.35
    -175.75 (-0.27%)
     
  • CMC Crypto 200

    1,321.48
    -38.85 (-2.86%)
     

李寧購港廈建國際橋頭堡 市場不接受股價即插水

「國貨之光」李寧宣布斥資22.1億港元收購香港北角商廈,部分作為香港總部之用,在樓市低迷之際出手格外引人注目。

重點:

  • 收購消息曝光後,李寧股價大跌14.3%,總市值單日蒸發80億港元

  • 收購香港物業為品牌國際化布局,2024年啟動海外業務拓展

李世達

12月10日晚間,中國運動品牌李寧有限公司(2331.HK)宣布,以22.1億港元收購恒基地產(0012.HK)旗下一家物業投資公司,目標公司的主要資產是一幢位於香港北角的22層樓商廈。公告發布翌日,李寧股價大跌14.3%,總市值一日蒸發80億港元,收報18.3港元,創下2020年3月以來新低。

作為第一家在紐約時裝周亮相的中國運動品牌,李寧今年的表現差強人意。10月時李寧也因為發布第三季度業績簡報,在翌日股價大跌20.7%。今年以來,李寧股價由年初的65.222港元跌至18.3港元,跌幅超過72%,總市值年內已蒸發上千億港元。市盈率11倍已落後於對手安踏體育(2020.HK)的23倍。

業績表現不佳,卻大手筆收購與本業無關的商廈,加上香港樓市正在走下坡路,令許多投資者以拋售股票來表達不滿。李寧隨即宣布動用不超過30億港元的資金購回股份,這才終止跌勢,稍稍穩定股價。

增收不增利

從2022年開始,李寧業績已出現疲軟跡象。2022年在營收同比增長14.3%的基礎上,股東應佔溢利僅同比增長1.32%至40.6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2.98%至140.2億元,而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則下降3.1%至21.2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李寧的銷售額從二季度的10%至20%的中段增長,下降成了中單位數增長。

廣告

同樣是國產體育品牌,安踏體育2023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2.3%,達47億元,營收亦增長14.2%,達296億元;特步國際(1368.HK)今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亦有13%的增長。

「國潮」(帶有中國特定元素的時尚潮流)的退燒與高端化定位不再被消費者接受,或許是李寧成長乏力的主因。自去年發生「軍綠套裝」事件後,李寧的「國潮」敘事便已開始褪色,特別是疫情過後,一些小眾戶外品牌更加受歡迎。

另一方面,刻意走高端路線的子品牌,卻沒有更多的研發費用做支撐,也很難讓消費者買單,只能一邊漲價一邊打折,以低價策略努力去庫存。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57天,高於去年同期的55天。

啟動海外業務拓展

「國潮」退燒,李寧將更多力氣放在國際市場,而收購香港商廈便是公司寄與厚望的重要一步。

李寧今次收購的物業是北角電氣道「港匯東」,總佔地面積約9,600平方尺及其總建築面積約144,000平方尺。樓宇包含22層商業/辦公空間及兩層零售區域。根據公告,2021年、2022年,相關物業的收入分别為3500萬港元、5000萬港元,除稅後虧損1700萬港元、8000萬港元。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據其香港物業分析師預期,該物業的租金收益率約3.2%,低於目前約5%的現金收益率。

李寧表示,此處物業的一部分或將用作李寧的香港總部。公司認為此舉展現了公司對於香港業務前景充滿信心,並標志著落實執行加強國際業務發展的計劃。

李寧在香港設立總部的決策,是該公司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公司表示,從2022年香港門店開業以來,海外拓展已提上集團業務規劃之中,預計2024年會啓動李寧海外業務的拓展,並希望在海外通過品牌運營,建立海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建立海外品牌經營的模式,為未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拓展打下基礎,使之成為李寧集團的成長引擎之一。

事實上,進軍國際一直是李寧的願望,但多年來均未見明顯成效。2023年上半年,李寧在中國市場實現了137.3億元的營收,佔營收的比重高達97.9%,國際市場收益微乎其微。

今次斥重金在香港設立總部,相當程度上展現了李寧的決心。這是李寧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外,第一個內地以外的總部。李寧將能夠利用香港的資源與平台,整合國際市場資源,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相信將為全球業務增長增添新動力。

儘管李寧在國際化道路上過去有許多嘗試,但從香港起步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潮流總是短暫,如果李寧能夠重新說好「國潮」的故事,在產品創新上多所著墨,仍然有機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