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42 分鐘
  • 恒指

    18,020.34
    -314.98 (-1.72%)
     
  • 國指

    6,432.34
    -123.76 (-1.89%)
     
  • 上證綜指

    2,988.60
    -16.83 (-0.56%)
     
  • 滬深300

    3,476.46
    -26.83 (-0.77%)
     
  • 美元

    7.8025
    -0.0023 (-0.03%)
     
  • 人民幣

    0.9301
    +0.0003 (+0.03%)
     
  • 道指

    39,134.76
    +299.90 (+0.77%)
     
  • 標普 500

    5,473.17
    -13.86 (-0.25%)
     
  • 納指

    17,721.59
    -140.64 (-0.79%)
     
  • 日圓

    0.0489
    0.0000 (0.00%)
     
  • 歐元

    8.3635
    +0.0090 (+0.11%)
     
  • 英鎊

    9.879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2.34
    +0.17 (+0.21%)
     
  • 金價

    2,376.80
    +7.80 (+0.33%)
     
  • Bitcoin

    64,510.70
    -781.85 (-1.20%)
     
  • CMC Crypto 200

    1,353.12
    -29.54 (-2.14%)
     

樓市深水炸彈打孖上 劈價追差價同步夾擊

長實部署再推洪水橋#LYOS,今次推出28伙分層單位及花園複式單位,劈價幅度最高達32%。
長實部署再推洪水橋#LYOS,今次推出28伙分層單位及花園複式單位,劈價幅度最高達32%。

撤辣後港樓無疑重拾買氣,可惜去貨速度與樓價未能同步,更有大行唱淡今年樓價仍要跌一成。樓價上升乏力之下,港樓近日又再面臨兩枚深水炸彈夾擊。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近兩年樓市下行周期,重推盤越賣越平已成常態,不過撤辣後,半新盤選擇劈價再推就「價量齊升」,即劈價幅度更大加入戰團新盤越多,而涉及買家撻訂單位,更是劈價重推的重災區」。

中原地產研究部數字顯示,今年首季港樓撻訂宗數達159宗,相當於去年撻訂宗數六成。撻訂重推的新盤中,較觸目為黃竹坑站上蓋項目,港島南岸二期揚海首季共有28宗撻訂重售,劈價幅度在5%至20%之間。

港島南岸一期晉環有13宗撻訂劈價重推,當中7宗劈價幅度逾兩成,其中低層392呎單位,原價1,425.8萬元,重推劈至1,014.5萬元售出,減價逾四球。晉環近日再更新價單,調整定價及增加折扣,涉及21伙,部分單位變相劈價28%,可見晉環劈價行動仍然持續。

黃竹坑港島南岸揚海及晉環均是首季撻訂較觸目新盤。
黃竹坑港島南岸揚海及晉環均是首季撻訂較觸目新盤。 (josephmok via Getty Images)

不過更引起準買家關注,是「深水炸彈」專家長實部署再推洪水橋#LYOS,今次推出28伙分層單位及花園複式單位,劈價幅度最高達32%,其中分層單位折實入場費299.9萬元,即「三球」有找,較同區滙都三月時加推63伙入場費350.72萬元再平一截。長實新一枚深水炸彈,除了洪水橋一、二手樓業主有壓力,相信亦會衝擊元朗、屯門二手樓業主,或有更多睇樓客以#LYOS為指標,爭取擴闊議價空間。

#LYOS亦帶來另一枚深水炸彈,便是發展商追差價行動再現。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表示,以公司立場,如撻訂單位成功售出,將向未能按買賣合約完成交易買家追討差價。

廣告

網民討論追討差價時,少不免會提及長實在這方面戰績。早年金融風暴後,長實入稟向嘉湖山莊美湖居撻訂買家追差價,有撻訂買家嘗試踢契最終敗訴,結果仍要支付100萬元差價及訟費。

早年金融風暴後,長實入稟向嘉湖山莊美湖居撻訂買家追差價,有撻訂買家嘗試踢契最終敗訴,結果仍要支付100萬元差價及訟費。
早年金融風暴後,長實入稟向嘉湖山莊美湖居撻訂買家追差價,有撻訂買家嘗試踢契最終敗訴,結果仍要支付100萬元差價及訟費。 (CHUNYIP WONG via Getty Images)

除了嘉湖山莊美湖居,海逸豪園綠庭軒、聽濤雅苑、半山壹號、名門等長實盤,多年來都有涉及追差價消息。唯一較特別是當年長實決定取消所有雍澄軒交易,向買家退回訂金,有法律學者指「摩貨」買家有權追討差價。長實回應指雍澄軒合約並沒有「雙倍賠訂」條款,不過如果買家可證明因為取消交易導致合理實際損失,可獲得賠償。

發展商在商言商兼本著合約精神,向撻訂買家追收差價無可厚非。今次#LYOS再次拋出這枚深水炸彈,相信會令部分財務上較勉強的用家對入市回歸觀望態度,另外一些嘗試撤辣後持貨數月至半年甩貨的投資者,亦可能會考慮到被追差價風險而暫時忍手,「勇士級」買家縮水,一些吸引力稍遜的半新盤或新盤,就更要靠劈價去庫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