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5 小時 54 分鐘
  • 恒指

    17,990.38
    +48.60 (+0.27%)
     
  • 國指

    6,397.44
    +22.78 (+0.36%)
     
  • 上證綜指

    3,024.16
    -8.48 (-0.28%)
     
  • 滬深300

    3,532.91
    -8.62 (-0.24%)
     
  • 美元

    7.8087
    -0.0017 (-0.02%)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日圓

    0.0493
    -0.0001 (-0.10%)
     
  • 歐元

    8.3590
    -0.0021 (-0.03%)
     
  • 英鎊

    9.9020
    -0.0040 (-0.04%)
     
  • 紐約期油

    78.28
    -0.17 (-0.22%)
     
  • 金價

    2,339.50
    -9.60 (-0.41%)
     
  • Bitcoin

    66,370.71
    +270.79 (+0.41%)
     
  • CMC Crypto 200

    1,410.21
    -7.66 (-0.54%)
     

樓見之明|順應國策振樓市 把握「減辣」好時機|布少明

近期有大型新盤以「平爆價」出貨,搶盡市場購買力及焦點,導致樓價走勢更受到市場關注。日前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7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343.4點,按月跌逾1.1%,指數創半年新低,並是8個月以來最大跌幅。歸根究底,下跌主因是不少新盤以低價推售,吸走購買力,加上香港息口尚未見頂,對準買家帶來心理影響,部份急需沽貨的業主唯有減價吸客,拖累樓價回落。

雖則樓市首季曾一度出現旺市,但最終僅屬曇花一現,本港經濟復甦力度較預期為差,中港通關帶來的刺激作用明顯減弱,令樓市見頂回落並呈現跌勢,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為免樓市一蹶不振,港府理應趁現時內地為支持經濟,在樓市管控方面亦有拆牆鬆綁之勢,把握時機「減辣」順應國策大方向。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最近內房債務危機前景令市場充滿憂慮,中央政府「連放大招」刺激市場。根據內地最新政策,內地兩大城市廣州及深圳,已先後落地「認房不認貸」措施,相信其他城市將會陸續「跟風」,料可改善內房經營環境,提振樓市氣氛。

其實「鬆樓市振經濟」已是中外的一致共識,除內地政府近日「雷厲風行」式出招救市,西方國家如加拿大及英國,亦有刺激置業的措施推出,因此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應該更具前瞻性,順應市場走,立即配合國策將樓市「辣招」鬆綁,振興樓市吸納資金。

倘若政府繼續採取「慢半怕」的觀望態度,不在調整辣招上着墨,相信不少行業將被迫再次縮減規模,不排除新一波「裁員潮」隨時殺到,屆時競爭相當激烈的地產代理業亦難以獨善其身,變相令本港經濟復甦步伐受阻。

廣告

由於樓市是本港重要的經濟支柱,所以調整「辣招」是刻不容緩,具體方向可考慮以下幾種:其一是放寬壓測助市民換樓;其二是徹底寬免外地人來港首次置業需付的三成辣稅;其三是免除15%的新住宅印花稅助市民換樓;最後一招是取消額外印花稅SSD,或可將年期及稅率回復至「加強版」前,即買入住宅單位後頭半年內出售的稅率為15%;在6個月以上至12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10%;在12個月以上至24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5%。

當下香港仍不乏增長動力,只需在政策層面上成功推動市場,相信可令香港加速重新崛起。例如正如上一期專欄所述,政府「搶人才政策」的效果遠超出預期,令本港人口極速補充,只要推出相關政策配合,例如徹底寬免外地人來港首次置業的辣稅,相信可增加專才長期留港的誘因,同時吸納新資金刺激經濟,令政策相輔相成,收事半功倍之效。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