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99.14
    +71.34 (+0.18%)
     
  • 標普 500

    5,473.89
    -4.01 (-0.07%)
     
  • 納指

    17,799.38
    -5.77 (-0.03%)
     
  • Vix指數

    12.67
    +0.12 (+0.96%)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56
    +0.66 (+0.82%)
     
  • 金價

    2,337.10
    +23.90 (+1.03%)
     
  • 美元

    7.8083
    -0.0007 (-0.01%)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613
    +0.0230 (+0.28%)
     
  • Bitcoin

    61,518.20
    +112.99 (+0.18%)
     
  • CMC Crypto 200

    1,283.87
    +17.73 (+1.40%)
     

海通國際私有化 小股東如何抉擇?

海通國際獲母公司海通證券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且私有化價格有較高溢價

重點:

  • 海通國際獲海通證券以每股1.52港元私有化,較停牌前收市有1.1倍溢價,涉資最高34.2億港元

  • 海通國際去年度錄得逾65億港元巨虧,隨着公司加強資本金的措施,今年上半年虧損大幅收窄至7.81億港元

     

羅小芹

海通證券(6837.HK,600837.SH)以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私有化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665.HK),而且私有化溢價高達1.14倍,市場憧憬其他中資券商有潛在的私有化機會,但實際上海通證券提私有化有加強公司治理及簡化集團架構的考慮。

海通證券根據公司法第99條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海通國際,程序上只需至少75%參與投票的無利害關係股東的票數投票批准,同時反對票不超過無利害關係股份的10%投票權,門檻較自願性全面要約為低,而且海通國際早前進行10供3,已剔除部分投票意向不明的小股東,所以使用All or nothing的協議安排是更便捷的私有化方式。

在私有化前,海通證券持股比例為73.4%,無利害關係股東持股為25.43%。按每股私有化1.52港元,連購股權在內涉資最多34.1億港元。

海通國際去年突然錄得巨額虧損65.4億港元,公司歸因中港兩地股債市場的波動,導致交易及投資收入淨額錄得47.2億港元。

在母公司支持下,今年海通國際進行一系列加強資本金的措施,3月底在年度業績日,同時宣布按10供3供股,淨額集資11.6億港元,另外,海通國際向母公司發行一筆2億美元的次級永續債,並成功籌組160億港元銀團貸款。隨着財政改善,海通國際獲標準普爾重申BBB評級,長期展望「穩定」。

廣告

今年6月初,海通國際資產管理部主管及董事總經理王勝祖接受彭博訪問時稱,過去一年公司已不斷減低對內地房企美元債的敞口,並將資金轉移至美國長年期國債或投資級別的債券。

他說,海通國際已積極轉出亞洲固定收益資產,以增持美國長債,會將視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訊號而為。

海通國際減持內房美元債,轉投美債的策略暫時未見成果,中期虧損只收窄至7.81億港元,未能虧轉盈。然而,受惠於期內發行永續債及供股等加強資本金的舉措,資產負債情況趨向穩定。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總負債較年初下降2%至672億港元,凈資產較年初增加20億港元至227億港元。

今年2月中證監嚴厲打擊非法跨境證券業務,對專注港股的券商影響仍大。例如國泰君安國際(1788.HK)繼去年度淨利潤大跌九成三後,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再跌26%至1.19億港元,而去年錄得虧損的申萬宏源香港(0218.HK),今年上半年虧損只收窄至7,134萬港元。

券商業務陷困境

隨着港股成交轉趨淡靜,近期更有多日罕有錄得不足500億港元成交。另外,新股表現也乏善可陳,若不計及轉板、以介紹方式上市及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今年前三季香港新資集資額約24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跌六成七。在如此疲弱的市況下,證券業經營環境嚴峻,其他券商的大股東未必願意拿真金白銀私有化,所以要在券商股尋寶,想法並不切實際。

事實上,海通證券提出私有化,本身有加強海通國際治理的考慮,去年海通國際錄得巨虧,負責投資決策的現任副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林涌要負上很大責任,今年6月原任海通證券證券金融部總經理宋世浩獲委為海通國際聯席行政總裁和執行董事,與林涌共同肩負領導公司的重責。海通證券其後發起供股及發行永續債等資本操作,旨在強化子公司海通國際的財政狀況,也是為私有化先行舖墊。

究竟今次私有化價格是否合理?1.52港元的私有化價格相當於海通國際市值128億港元,表面上公司淨資產為227億港元,相對而言,私有化價格不吸引,但這些金融資產的質量成疑。再者,私有化價格較10供3的供股價高1倍多,考慮到港股市況前景不明,1.52港元的私有化價格已經不差。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