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Vix指數

    13.13
    +0.29 (+2.26%)
     
  • 富時100

    8,218.49
    -29.30 (-0.36%)
     
  • 紐約期油

    81.31
    +0.48 (+0.59%)
     
  • 金價

    2,327.50
    -3.30 (-0.14%)
     
  • 美元

    7.8081
    -0.0005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6 (+0.06%)
     
  • 日圓

    0.0485
    -0.0002 (-0.41%)
     
  • 歐元

    8.3387
    -0.0266 (-0.32%)
     
  • Bitcoin

    61,367.15
    +350.63 (+0.57%)
     
  • CMC Crypto 200

    1,274.31
    -9.47 (-0.74%)
     

渾水專欄|盲目追逐潮流 院校亂開新科害了莘莘學子(渾水)

盲目追逐潮流 院校亂開新科害了莘莘學子
不同學科之間為了爭逐資源,會選擇不停開新科。 (PeopleImages via Getty Images)

回憶兩年前一件小事。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我間接會應邀出席不同大專院校的講座。有一次,我完成我的演講後,有位同學仔走上前握着我的手,跟我說這場演講令他茅塞頓開,甚至說求學生涯裡面,最有啟發性就是這場講座。

我當刻聽見這個反應,覺得是誇張化了的奉承說法。

通常我做完這類講座後,就會馬上溜之大吉,返家或公司繼續工作。但這位同學,纏住我一段時間,想繼續談下去,見他熱誠,那就跟他說了幾句。

他之所以覺得我的話醍醐灌頂,是因為這些話令到他覺得這三年白過了,甚至存在就業危機感。

原來他選讀的,是FinTech。這科的存在目的,是為了虛擬銀行而設。

當年,「虛擬銀行」是整個商業世界的buzz word,大家都看好這個概念,自然就想孕育一些相關專才。

虛擬銀行課程半桶水

但當這位同學讀過這三年書後,虛擬銀行的熱潮倒退了,整個行業都塌了。

我只能輕輕安慰他,他讀的課程,有涉及到金融、工程及programming的部分。這些知識,在現今商業世界仍然不可或缺。雖然虛擬銀行沒有了,但加密貨幣、區塊鏈之類行業同樣存在,一樣有大展拳腳的空間。

這次對話,亦令我反思現今香港大學商科教育的盲點:不停盲目追逐潮流概念。

我依稀記得,好像有院校開設private bank課程。這很有問題。

Private bank最重要的技能就是relationship management,這些東西是soft skill,在課堂學不來的。而當中的人脈關係網,就是階級決定出身,很實際的。

廣告

這些都是大專教育浪費人才和資源分配的問題,辦學方向太過飄忽和搖擺不定。

當然,我知道不同學科之間為了爭逐資源,會選擇不停開新科。很多課程,其實只是一份菜單,將必修和選修課程羅列分類。只要製成一份完整菜單,就能成為一個新學科。

好像那位同學讀的FinTech課程,我簡單問過他實際是讀甚麼,我才知道,其實不少跟傳統課程重疊:金融基本概念要讀;工程基本概念也要讀⋯⋯結果讀完之後樣樣都半桶水。

幣圈有句說話:幣圈一日,人間千年。

無論金融、股票、加密貨幣等浪尖行業,變化可以很大。

如果院校只懂追逐潮流概念而制定新課程,受害的只是新一代莘莘學子。

渾水

FB / YouTube:渾水財經Channel

IG:@muddydirtywater

Threads:@muddydirty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