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895.54
    +117.44 (+0.30%)
     
  • 標普 500

    5,483.89
    +10.66 (+0.19%)
     
  • 納指

    17,854.34
    -2.68 (-0.01%)
     
  • Vix指數

    12.62
    -0.13 (-1.02%)
     
  • 富時100

    8,185.36
    +43.21 (+0.53%)
     
  • 紐約期油

    80.53
    +0.20 (+0.25%)
     
  • 金價

    2,333.90
    +4.90 (+0.21%)
     
  • 美元

    7.8074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1 (-0.10%)
     
  • 歐元

    8.3811
    +0.0002 (+0.00%)
     
  • Bitcoin

    64,748.59
    -611.45 (-0.94%)
     
  • CMC Crypto 200

    1,348.86
    -40.55 (-2.92%)
     

特朗普提出提高关税 以抵消部分所得税减免

【彭博】--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利用提高关税以部分弥补所得税减税的想法,在美国国会正讨论明年进行税法改革之际,此举势必给全球贸易和消费者价格带来不确定性。

据在场议员透露,特朗普周四在华盛顿与众议院共和党人会面时表示,他正在推动上调关税,以及把他将到期的2017年减税政策延长,并对小费收入实施新的税务豁免。

纽约州共和党人、众议员Nicole Malliotakis在会后说道:“他确实想考虑降低所得税,这可以通过某种类型的关税来抵消,特别是针对敌对国家的关税。”

共和党议员,包括一些一直对提高关税持怀疑态度的人表示,特朗普的建议很受欢迎。

“特朗普总统只是提出了这个想法,他在谈话期间提出了许多想法,这只是其中之一,他已经说过很多次,随着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上升,美国工人的税收可以降低。”特朗普竞选发言人Karoline Leavitt在声明中说,“特朗普总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让特朗普减税政策永久化。”

此消彼长

用提高关税来弥补所得税是一项艰巨任务,因为美国从个人收取的税金,比对进口产品多得多。

由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而拜登也大致维持了这些政策,过去十年来自关税的联邦收入增长了大约两倍。但根据管理和预算局的数据,2023年关税仍仅占联邦收入的2%,而个人所得税占到近一半。

通过提高关税来弥补即使是温和的所得税减税,也需要大幅提高进口关税,这将意味着消费者价格大幅上涨。特朗普已经提出了包括全面加征10%关税,以及对中国制造商品加征更高关税等想法。

廣告

美国国会,还有11月总统大选的获胜者,面临着特朗普2017年减税计划的关键部分明年将到期的局面。即将结束的措施包括个人所得税下调、小企业扣除和遗产税下调。

左倾的美国进步中心估计,10%的全面关税将使一个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多花费1,500美元。

延长这些减税削减措施将在十年内减少4.6万亿美元税收,代价高昂,共和党人已经在讨论如何予以抵消。正在讨论的想法包括降低州和地方税收抵免,提高关税,或依靠通过减税来预测经济增长的模型。

来自佐治亚州的共和党人、众议员Marjorie Taylor Greene表示,特朗普考虑大幅削减个人所得税、并转向关税的可能性。

“特朗普总统说‘有这个想法,但我很想提高关税’,然后他又说‘甚至可能不对美国人征收所得税’,大家都为此欢呼鼓掌。”她说,“我认为这个主意很棒。”

在特朗普的推动下,共和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支持关税,而再早几十年曾一直推动减少贸易壁垒和降低关税。

众议员Jodey Arrington是负责处理关税和贸易问题委员会的成员,他表示自己支持自由贸易,但也认为有必要征收一些关税。

“支持自由贸易的共和党人意识到,必须有个平衡。”Arrington说,“特朗普关于关税的信息受到欢迎。”

原文标题Trump Floats Tariff Hikes to Offset Some Income Tax Cuts (1)

--联合报道 Stephanie Lai、Billy House、Gregory Korte、Enda Curran.

(新增小标“此消彼长”之后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