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3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70
    -0.20 (-0.25%)
     
  • 金價

    2,308.80
    -4.40 (-0.19%)
     
  • 美元

    7.8080
    -0.0006 (-0.01%)
     
  • 日圓

    0.0483
    -0.0003 (-0.66%)
     
  • 歐元

    8.3388
    -0.0265 (-0.32%)
     
  • Bitcoin

    60,834.32
    -1,048.89 (-1.69%)
     
  • CMC Crypto 200

    1,267.14
    -16.65 (-1.30%)
     

積極金融科技應用 虛銀正朝盈利發展 金管局:改名持牌數字銀行 突顯營運模式

虛擬銀行
虛擬銀行

借助金融科技為香港實現普惠金融,本港8家虛擬銀行自2020年開業以來,整體發展理想,業務穩步擴展。根據金融管理局的數字,截止2023年全年,8家虛擬銀行共錄得總收入12.6億港元,按年增加89%,表現令人鼓舞。觀乎各虛擬銀行開業第四年,不少更開展中小企銀行業務、財富管理和保險中介服務,來改善營運表現。然而大眾對虛銀的焦點,仍維持在無實體分行及收支狀況,忽略了各間銀行的創新成就。有見及此,《am730》再接再厲推出《撐數字經濟 拓虛銀發展》巡禮,下周起專訪多間虛擬銀行,深入了解他們的最新動向。

更名持牌數字銀行 諮詢業界

虛銀整體表現逐年上升,惟公眾關注點往往落於其盈利能力。為此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接受本報查詢,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如參考海外經驗,虛擬銀行普遍要營運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收支平衡。局方認為虛擬銀行大量應用金融科技,在香港仍屬嶄新營運模式,加上開業遇上新冠疫情爆發和不明朗經濟前景,對本港虛銀帶來挑戰,難免影響其初期發展。

考慮到銀行業發展與虛銀目前的營運模式,特別是在提供銀行服務時採用了各種不同金融科技和創新概念,金管局認為「虛擬銀行」或已不再是最恰當的描述。故4月底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向傳媒表示,就「虛擬銀行」改名為「持牌數字銀行」徵詢業界,現正檢視業界諮詢的意見。發言人稱建議更改一個更為合適和清晰的名稱,旨在期望新名稱的重點放在虛擬銀行的營運模式,而非只着眼於它們沒有實體分行的特性。局方會持續與虛銀業界保持緊密溝通,了解它們最新業務策略和提供監管指引,並就它們關注的議題作出適當跟進。 

虛擬銀行 金管局
虛擬銀行 金管局

公眾關注銀行金融保安能力

虛銀以至傳統銀行的數碼應用普及化,其中一大關鍵因素在於其金融保安能力。金管局十分重視網絡風險及數碼轉型為銀行業帶來的挑戰。在「風險為本」的監管模式下,為強化銀行體系網絡安全,局方要求銀行利用「網絡防衛評估框架」(C-RAF)來評估自身的網絡風險及防禦措施的水平,好令於日益頻繁與變化多端的網絡威脅下,持續提升銀行的網絡防衛韌性。據悉,該框架自2016年推出以來,銀行已經完成兩輪網絡防衛能力評估及風險資訊主導的「網絡攻防模擬測試」。此外,主要銀行更已採納金管局建議,建立「穩固三重數據備份」(STDB);這是一個「氣隙隔離」數據庫,設計上與第一級及第二級數據中心分隔,目的在於大幅提升其應對重大破壞性勒索軟件攻擊的能力及相關修復能力。由於局方加強銀行金融保安能力,發言人稱銀行業近年並無出現系統性或嚴峻的網絡安全或資料洩漏事故。

虛銀加速銀行業數碼轉型

虛擬銀行面世後不止加速傳統銀行的數碼轉型,其趨勢更繼續擴展。金管局在「金融科技2025」策略下,致力建立更活躍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對此局方在前年6月完成一次金融科技應用評估,檢視銀行當時及未來三年(2022至25年)採用金融科技的情況。結果顯示,83%銀行採用合規科技,涵蓋銀行業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合規風險管理等範疇。具體例子如基於自然語言處理的中文字符篩選和金融犯罪合規評估解決方案、聯盟式學習提供替代數據的信貸評估方案、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建立的外匯結算方案,減低外匯結算風險等。

廣告

局方又為業界提供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及金融科技監管聊天室,容許銀行在推行數碼服務前,提早進行測試和獲得監管反饋。發言人續指過去數年,已協助逾350個項目,當中包括遠端開戶、網上貸款審批、反洗錢解決方案,以及利用AI和區塊鏈技術管理違規銷售風險和進行數位錢包身分認證等創新金融科技的應用。而在今年4月,金管局更開展了FiNETech金融科技展示系列活動,匯聚科技專才,後續將聚焦人工智能(包括生成式AI)、DLT和綠色科技領域的發展,探討實際應用。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財經/積極金融科技應用-虛銀正朝盈利發展-金管局-改名持牌數字銀行-突顯營運模式/462484?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