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70
    +0.15 (+1.20%)
     
  • 富時100

    8,203.32
    -22.01 (-0.27%)
     
  • 紐約期油

    81.25
    +0.35 (+0.43%)
     
  • 金價

    2,325.40
    +12.20 (+0.53%)
     
  • 美元

    7.808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1 (+0.17%)
     
  • 歐元

    8.3563
    +0.0180 (+0.22%)
     
  • Bitcoin

    61,182.37
    -147.07 (-0.24%)
     
  • CMC Crypto 200

    1,271.21
    +5.07 (+0.40%)
     

「空」襲港股 插千點

港股成交額增至逾一千六百億元。(中新社圖片)
港股成交額增至逾一千六百億元。(中新社圖片)

原定二十大會議期間發布的內地經濟數據最終優於預期,市場亦憧憬美國聯儲局12月或減慢加息步伐,惟外資不但完全置若罔聞,還爭先恐後沽貨,拖累港股周一於成交急升下暴瀉6.35%,為2008年11月6日後單日最傷,慘況直逼金融海嘯,恒生指數非但創下2009年4月29日後的收市新低,全日低位更跌穿了1997年7月1日回歸前交易日的收市水平,意味港股這逾25年的升幅已「化灰」!

恒指昨日甫開市已經失守16,000點大關,內地股市及離岸人民幣雙雙重挫下,跌勢愈演愈烈,尾段曾瀉1,128點,見全日低位15,082點;收市報15,180點,急瀉1,030點。

長建逆市彈4%冠藍籌

中資藍籌股除申洲國際(02313)外全線受壓,內房及科網股為重災區。表現逆市呈強的藍籌股當中,不少是中國收入佔比較低的股份,例如股息回報率直撲7厘的長江基建(01038)昨日股價反彈4.11%,冠絕恒指成分股。

港股總成交額近日一直低迷,惟昨日突飆72.07%,達1,618.59億元,跌市成交增,實非好兆頭,且沽空金額按日升38.3%至282.89億元,兩者皆6月底後新高。港股通再錄淨買入66.9億元,接連被外資投行下調目標的騰訊控股(00700)獲「北水」再斥30.56億元加倉,惟對沖基金思睿的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不少恒指成分股盈利增長依然穩健,港股估值「史詩式地低」還如此捱沽,主要是外資離場所致。

港股ADR曾跌穿萬五關

中金公司亦指,現時海外主動型基金對中國股市配置比重遠低於被動型基金,可見前者主動降低了中國資產的比重,不排除與近期地緣政治局勢再度緊張有關。

聯儲局加息周期未結束,中金坦言,港股如要轉勢,只好寄望內地經濟增長預期好轉,或者地緣政治局勢緩和。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周一早段繼續「食瀉藥」,按比例計相當於恒指再跌270點,跌穿15,000點大關。港交所恒指期權網站更赫然出現行使價僅9,000點的12月份到期恒指期權,成交量12張,未平倉合約150張。

東亞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坦言,港股已無法估底,原因是市場不清楚新領導層打算如何處理經濟困難、如何推動共同富裕、如何應對中美關係,資金尤其外資遂先行沽貨作壁上觀。

憂「清零」政策明年始放寬

券商對中央新一屆政治局看法迥異。高盛稱,新班子缺少傾向市場化改革的人,可能令離岸中資股的風險溢價短期內高企,又預期「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要在明年次季之後才逐步放寬。野村則認為,剛「入常」且排名第二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一直都被認為支持市場經濟和願意推動增長,其治下的上海在今年封城之前乃平衡防疫與經濟的典範。

李振豪稱,加息周期起碼要延至明年首季始告一段落,市場對企業盈利的預測亦有被進一步向下修訂的風險,「市盈率呢一刻未必真係最平」。他不反對分注入市作長線投資,但提醒要做好持倉隨時再跌10至20%的心理準備,「持貨能力要好強先得」,暫時先看現金流較強、股息回報率7至10厘的股份,如電訊和公用板塊,「股息率要計及企債息差……7厘以上就算坐都舒服啲。」

恒指屢跌穿低位
恒指屢跌穿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