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5 小時 16 分鐘
  • 恒指

    18,085.38
    +12.48 (+0.07%)
     
  • 國指

    6,468.15
    +3.66 (+0.06%)
     
  • 上證綜指

    2,938.90
    -11.10 (-0.38%)
     
  • 滬深300

    3,446.68
    -11.22 (-0.32%)
     
  • 美元

    7.8089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99
    +0.0003 (+0.03%)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06%)
     
  • 歐元

    8.3622
    -0.0031 (-0.04%)
     
  • 英鎊

    9.904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09
    +0.26 (+0.32%)
     
  • 金價

    2,331.90
    +1.10 (+0.05%)
     
  • Bitcoin

    62,091.48
    +1,470.86 (+2.43%)
     
  • CMC Crypto 200

    1,289.99
    +40.87 (+3.27%)
     

美國財長耶倫訪華之行試圖揭開中國經濟面紗

【彭博】-- 雖然預計不會達成重大政策協議,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她的團隊希望9個月來第二次訪華之行可以讓他們獲得了解中國經濟的寶貴線索。

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房地產危機、地緣政治爭端等,但近年來該國卻在打壓對一些黯淡經濟數據的討論,甚至不公佈數據。美國財政部一位高級官員表示,關於中國經濟點點滴滴的信息,包括北京當局為實現2024年經濟目標而考慮採取的措施都會是耶倫此行關注重點。

在拜登和習近平進行11月以來首次一對一溝通的第二天,耶倫動身前往中國。此行她將會晤中國主管經濟的副總理何立峰、央行行長和財政部長。何立峰的前任劉鶴也將與耶倫會面,分析師認為劉鶴仍然對政策有著影響力。

推薦閱讀:拜登與習近平近5個月後首次對話 討論AI、俄羅斯、禁毒、TikTok

今年11月美國將進行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拜登和川普這兩位候選人都在爭相展現對中國的鷹派立場。川普威脅稱,如果自己當選,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60%關稅。

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他受到了一些壓力,在上月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只能發表「對中國有建設性的看法」。

前美國財政部官員,目前擔任智庫Offici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美國主席的Mark Sobel表示,除了幫助美國財政部人員更好了解中國情況外,與中國對口官員保持定期接觸也是中美關係緊張情況下一種風險管理形式。

廣告

「即使會談沒有成果,但不管怎麼說,也是重要且積極的,」Sobel說。「溝通將有助於避免誤解並為對方提供背景信息」。

耶倫與中國經濟政策領導人此前已經進行過溝通,還啟動了兩國間經濟工作組定期會談機制,但美中關係幾乎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善,如果川普當選,雙邊關係可能再次被顛覆。

「能樹立一個積極的基調嗎?可能,」彭博經濟研究的高級地緣經濟分析師Gerard DiPippo說,「能改變總體的發展軌跡嗎?不可能」。

建立聯繫

據美國財政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透露,有兩件事正好可以印證中美溝通的效果。其一是當拜登政府宣布針對美國在華投資的擬議限制規定時,其二是當美國抵制給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多話語權時。

這位官員先解釋了第一種事,當時耶倫解釋說投資限制是有嚴格目標限定的,而且是出於特定的國家安全考慮,並不是要遏制中國經濟發展,雖然中方官員並不喜歡這種解釋,但這場本來可能造成激烈外交紛爭的事情最終只是表現為「技術官僚交流」。

不過,儘管雙方的溝通比預期順暢,可中國仍然反對美國的做法,習近平本周告訴拜登,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立場是另一個潛在的閃爆點,但據美國官員透露,去年10月耶倫與央行行長潘功勝面對面的會談被證明對於避免衝突至關重要。

推薦閱讀:耶倫與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會晤 美國財政部稱會晤富有成效

但並非一切都這麼順利。儘管付出了巨大努力,耶倫迄今未能說服中國這個開發中國家最大債權人充分參與國際社會為窮國債務重組而做出的努力。

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高級主任Josh Lipsky表示,幾周後IMF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將召開,耶倫訪華正是一個契機。

「美國和中國可以聯起手來與其他夥伴一起參與債務減免嗎?我們還沒有看到這個情況,」Lipsky說。「這是IMF會議的一個重大考驗。」

製造業補貼

耶倫承諾此行會向中國提出一個美國憂慮的問題,即政府補貼助長了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許多國家擔心中國將過剩產能轉化為出口,並扭曲全球市場。

上周耶倫指責中國試圖通過大規模補貼主導全球綠色能源行業,但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威脅進行報復時,她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她表示,「重要的是要讓中國人理解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顧慮,但我不想採取報復行動。我們想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建設性的事情。」

中國發改委下屬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上周表示,有關中國補貼造成全球不公平競爭的說法毫無根據。

黃漢權稱,政府的目標是讓所有在華企業,包括外資企業,有獲得補貼的平等機會。

彭博經濟研究的DiPippo懷疑中美有關補貼的討論不會有突破性結果,但雙方都有理由保持會談的友好氣氛。

他表示,拜登政府顯然希望對中國表現得強硬,但又不想處理衝突升級造成的經濟後果,現在中國經濟表現不太好,北京正試圖吸引外國投資者回歸。

原文標題Yellen Eyes Valuable Asset on China Trip: Insight on Economy

--聯合報導 James Mayger、Viktoria Dendrinou.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