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Vix指數

    13.02
    +0.18 (+1.40%)
     
  • 富時100

    8,234.18
    -13.61 (-0.17%)
     
  • 紐約期油

    81.34
    +0.51 (+0.63%)
     
  • 金價

    2,323.50
    -7.30 (-0.31%)
     
  • 美元

    7.8078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6 (+0.06%)
     
  • 日圓

    0.0485
    -0.0002 (-0.41%)
     
  • 歐元

    8.3452
    -0.0201 (-0.24%)
     
  • Bitcoin

    61,403.00
    +181.55 (+0.30%)
     
  • CMC Crypto 200

    1,273.75
    -10.04 (-0.78%)
     

胡國威專欄|制度限制了供應

胡國威專欄|制度限制了供應 (胡‧說樓市)

似乎,每屆特首都說,把房屋問題視為重中之重;又似乎,每當說到公營房屋供應,每次都說建屋需時,未來十年會有一定數量的公營房屋落成,但頭輕尾重,要在往後五年才見成效;然而很多個五年已過去,公屋輪候時間未見縮短。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至於私樓,一手樓潛在供應已滾存至99,000個,創出04年有紀錄新高,但似乎樓價卻仍繼續難以負擔。以現時一手平均售價高見1,275萬元,任誰也不覺得是「可負擔水平」。

針對公私營房屋問題,本屆政府成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來統籌與土地房屋有關工作。其中,「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由財爺陳茂波主持,會後表示會制訂未來十年,每年可供發展土地的供應預測,盼確保不同用地供應適時到位。

從首次會議後政府發出的新聞稿,似乎我們得出一個訊息,造地成為處理私樓房屋問題的手段。但如果,政府真的希望樓價是「一般小市民可負擔」,實情當這招以前用過無數次卻無效,而今天卻只顧繼續增加供應,究竟五年後是否收到應有成效呢?

需知道,增加土地供應,只理順「麵粉」來源,卻不等於「麵包」可以到位。當一手私樓供應量已滾存至99,000伙的歷史新高,某程度也引證過去政府大幅推地見到成效;但為何一手價仍難負擔? 背後因為發展商沒有減價壓力。

能「迫使」新盤開價更相宜,方法是要同期有大量新盤登場,發展商之間有競爭、有比較,自然需要提供大量折扣、或直接減價促銷,所以短期內市場供應是否充裕,是關鍵之一。但至少在現行制度,卻限制了短期可出爐的「麵包」。

廣告

撇除舊契重建項目,當大部份新盤以樓花方式推售時,發展商要向地政總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其審批快與慢,直接主宰推盤步伐。過去五年,地政總署平均每年批出15,965個單位;署方也為自己訂下目標,平均每年只批16,200個單位。也就是說,即使有99,000個潛在供應都好,並非一下子可推出來滿足市場。

制度窒礙供應,但相信政府要理順它,並不太困難,只是他們決定做與不做而已。

就算加快售樓紙審批,面對不同新盤同期搶客,發展商也未必會即時出貨,除非政策如「空置稅」出台,發展商方才會屈服。當發展商眼見持貨成本大於出售物業時,便無奈要沽貨離場。但這樣一來,問題又拋回政府身上,事關發展商當初投地時並沒計算相關「空置稅」因素。以「空置稅」來「威迫」發展商加快賣樓,面對已高追的地皮,發展商固然無話可說;但往後繼續投地則一定不會進取。

然而,當政府表示會公布未來十年供應預測,表面上向廣大市民說明供應源源不絕;但同時發展商也因知道有大量土地供應待發售,投地時更加挑剔,自然影響投地熱情。再之後的故事,就是地價滑落、庫房收益大減,這是否政府可承受得到的結果?

房屋問題錯綜複雜,牽涉利益團體亦多。政府能否抵住地價滑落、各政府部門之間是否協調、發展商投地取態會否受政策影響。以至去到小市民層面,已入市的擔心樓價滑淪為負資產,與準買家渴望壓低樓價平價上車,背後亦涉及貧富懸殊愈見加劇的顧慮。每一個問題均環環緊扣,特首李家超曾說,每天解決一個問題,一年可解決365個。如果上述問題是否真能在一天內徹底解決? 如果能夠,相信全港小市民也心存感激。

胡國威.網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
網站:https://www.wuchatprop.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