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1,468.54
    +571.19 (+0.94%)
     
  • CMC Crypto 200

    1,275.34
    -8.49 (-0.66%)
     

花旗憂內地經濟二次探底

野村指中央不急於放寬防疫措施,背後有4大原因。
野村指中央不急於放寬防疫措施,背後有4大原因。

隨着四川省成都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外媒分析指,內地商業和消費者活動停擺範圍擴大下的損失預計慘重,將再次重創內地經濟復甦、對外重新開放的信心。投行野村直指,下月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後,「清零」防疫政策可望放寬的市場看法過於樂觀;花旗更警告,疫情加上缺電、樓市不振等因素,內地經濟可能二次探底。

成都市去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接近兩萬億元人民幣,佔內地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74%,是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重慶的第6大城市。惟近月已遭受嚴重的乾旱和洪災,高溫引發的缺電危機曾導致當地部分工廠上月停產,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僅3%。事實上,封控措施對經濟的破壞力,在今年春季的上海早已有目共睹,當時就有專家估計,內地每月經濟產值損失或至少約460億美元(約3,588億港元)。

野村:放寬防疫等明年3月

現時內地疫情再起,深圳多個地區也實施了臨時管控措施,該市更一口氣暫緩6個即將舉辦的展覽會。有民眾反映,這個決定讓已經布置展覽的商家損失慘重,亦引起中外企業在華經商環境、內地經濟復甦之路承受更多痛苦的憂慮。

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指,疫情對旅遊、消費的打擊,在近期宏觀數據中已顯現,料「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會持續優化,以減少對經濟的衝擊。不過,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卻在報告指,中央在二十大後不會急於放寬防疫措施,背後有4大原因,包括明年3月政府換屆才徹底塵埃落定;官方堅持「動態清零」立場難以快速轉向;冬季本土疫情或加重;對放寬後感染率激增的擔憂,可能導致當局在重大抉擇上拖延。因此,該行維持明年3月後才會放寬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