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70
    +0.15 (+1.20%)
     
  • 富時100

    8,202.52
    -22.81 (-0.28%)
     
  • 紐約期油

    81.24
    +0.34 (+0.42%)
     
  • 金價

    2,325.20
    +12.00 (+0.52%)
     
  • 美元

    7.8086
    -0.0004 (-0.00%)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1 (+0.17%)
     
  • 歐元

    8.3563
    +0.0180 (+0.22%)
     
  • Bitcoin

    61,169.45
    -157.91 (-0.26%)
     
  • CMC Crypto 200

    1,270.78
    +4.64 (+0.37%)
     

豪言點評|說好香港 流於表面?|盧展豪

經歷近3年疫情折騰,本地各行各業大受打擊,加上移民潮下專才流失,大大削弱了本地的競爭力。為讓香港重返世界經濟舞台,特首李家超已前往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打算向21個經濟體領袖說好香港,吸引外資重臨。振興香港經濟固然重要,但非只着重宣傳推廣,而要有實質措施,方有說服力。

特首說,香港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中國優勢和國際化優勢的城市,無可否認,重視內地市場的跨國公司仍會將亞太區總部設在香港,惟現時內地仍實施嚴防嚴控的封關措施,即使最近中央將「7+3」檢疫措施調整為「5+3」,集中隔離縮短2天,令市場悲觀情緒得以舒緩,甚至令人憧憬未來會否再進一步放寬,可是最新措施與先前分別不大,亦不會吸引大量商賈、民眾蜂湧入境,因此香港作為內地「橋頭堡」的優勢自然大減。同時中央正面對各國貿易上施壓,香港擔當多年「中間人」,這個特殊身份雖帶來機遇,亦同時限制了城市發展,短期內削弱自身競爭力。

至於特首提及,香港將成為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國際創科中心,既然尚未成事,便仍是憧憬。即使香港發展創科是勢在必行,但此地仍缺乏技術及人才,籌備需時,發展上仍是漫漫長路。然而,論競爭力,香港須與新加坡爭一日之長短,雖然本地具有「中國優勢」,但近月新加坡的招商招才策略明顯較香港進取,至今已成功吸納大批具實力的海外投資者,亦吸引了不少本地金融專才「過檔」,環觀當地金融核心區,人流如鯽,泊滿名車,經濟早已邁向復甦。

廣告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發展須迎合國際大趨勢,而各地的防疫措施,可反映地區經濟的開放度。港府至今仍漠視政商界的批評與無奈,堅持實施「0+3」,便顯見防疫上的保守,及在防疫策略上的舉棋不定。最近特首更說不會再討論「0+幾多」,皆因港府會按風險,調節現時檢疫措施,可是「0+3」的「3」字,已令香港走慢日、韓、泰、星加坡等地幾拍。疫情後,全球經濟大執位,只怕當一切塵埃落定,屆時要爭,也爭不回來。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