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1,586.50
    +675.01 (+1.11%)
     
  • CMC Crypto 200

    1,277.79
    -6.04 (-0.47%)
     

財經|駁「不吃不喝16.7年方能上車」錯誤 施永青:港人住屋負擔沒想像中沉重

財經|駁「不吃不喝16.7年方能上車」錯誤  施永青:港人住屋負擔沒想像中沉重
財經|駁「不吃不喝16.7年方能上車」錯誤 施永青:港人住屋負擔沒想像中沉重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今日(28日)在旗下《AM730》發表題為《港人在住屋上的負擔沒有想像中沉重》的專欄文章,反駁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早前所得的「港人家庭需不吃不喝16.7年才能置業」的調查結果,指出香港的花在住屋的開支比世上很多地方都更容易負擔。

施永青表示,於香港人而言,由於有相當一部分人住在政府提供的居住房屋,以致他們在住屋上的開支,都處於一個相對低的水平。香港約有三成家庭住在由政府提供的廉租公屋,據2021年人口普查(五年進行一次)的資料顯示:住在公屋的家庭,租金只佔他們入息中位數的11.7%,以國際標準來說,這個比重並不高。

他指出,租住私人住宅單位的家庭,租金佔入息中位數的比重會高很多,高達入息中位數的31.4%。他們應是香港住屋負擔最重的一批人。幸好這批人並不多,只佔全港家庭數量的18%左右。至於那批已擁有自置居所,不用交租的人而言,他們的供樓開支,佔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比重並不高。這批小業主中,有66.1%的家庭已還清了樓宇按揭貸款,可以把大部分收入用在生活的其他開支上。他們的生活,應該相對自如。

餘下33.9%還要供樓的小業主,供樓佔入息中位數的比重也不算高,若是買資助性房屋(如居屋)的,供款只佔入息中位數的18.3%;若是買私人住宅的,供樓也只佔入息中位的約21.2%。當然,如果是新近才買樓的,供款佔入息中位數的比重會相對高;但這並非大部分港人的境況。

施永青稱,上述數字雖是三年前,但應該距離現實差距不大。他強調,現實是香港的私人住宅從一開始就不是設計給全民居住的。私人住宅的銷售對象是社會上收入最高頭三至四成人口,因此應該以這批人的入息中位數,來衡量他們負擔私人住宅樓價的能力,而不是以全港入息中位數作比較。

他引用2021年人口普查所得的數據,指香港人花在住屋方面的開支,合計不超過入息中位數的兩成,比世上很多地方都更容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