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1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Vix指數

    12.24
    -0.31 (-2.47%)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86
    +0.12 (+0.15%)
     
  • 金價

    2,337.50
    +0.90 (+0.04%)
     
  • 美元

    7.8090
    0.0000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583
    +0.0200 (+0.24%)
     
  • Bitcoin

    61,499.88
    +520.46 (+0.85%)
     
  • CMC Crypto 200

    1,281.85
    +15.70 (+1.24%)
     

通膨頑疾、疫情變數——解析可能導致2023年全球市場再陷震盪的五種情境

【彭博】-- 在經歷了全球股票十多年來最糟糕一年、債券本世紀以來的空前暴跌之後,一些投資者並不打算在2023年逆來順受。

雖然樂觀主義者押注中央銀行將轉向降息、中國全面走出動態清零防疫策略、歐洲衝突局勢有所緩和,但也有一些人在梳理可能令市場再度陷入動盪的風險因素。

以下是可能在未來一年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麻煩的五種情境。

根深蒂固的通膨

「債券市場預計通膨率將在12個月內非常整齊地回到區間,」First Eagle Investment Management全球價值團隊聯席主管Matthew McLennan表示。

但這可能是一個大錯誤。他說,薪資成長和能源成本上升等供應側壓力繼續推動消費價格上漲,這是一個切實的風險。

這將排除聯儲會和歐洲央行轉向降息的可能性,目前市場預計降息時點將在明年年中。

對資金流動的影響:股票和債券進一步下跌,美元走強,新興市場的痛苦加劇。

McLennan表示,之後還有借貸成本上升引發經濟衰退、以及如何影響投資者的問題。

中國遭遇重挫

在中國結束防疫封控、全面開放的前景推動下,中國股市已經從10月的最低點上漲了約35%。

這種樂觀情緒的相對面是,隨著感染激增,經濟活動崩潰,醫療體系不堪重負。 擁擠的醫院和殯儀館排隊現象都在近幾周引起了關注,而且一些大型城市的社會面流動之前也都出現了下降。

「中國的感染曲線將上升,並且要到春節過後一或兩個月才會達峰,」摩根大通全球市場策略師 Marcella Chow表示。

廣告

她預計中國將會成功地重新開放,但仍然要警惕「Covid演變方面的風險」。

中國股市反彈依然脆弱,並且任何經濟活動下滑的前景都會削弱大宗商品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對工業金屬和鐵礦石的需求。

俄烏戰爭

「如果戰爭惡化,如果北約更直接地捲入敵對行動並且制裁加碼,那將是非常負面的,」Nikko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John Vail表示。

Vail表示,對俄羅斯貿易伙伴、特別是印度和中國的二次制裁,將放大當前限制措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就食品、能源和化肥、某些金屬和化學品等一些商品而言,這將是世界的一次重大供應衝擊,」他說。

一個更令人擔憂的情境是俄羅斯使用戰術核武器——這一威脅似乎遙遠,但在可能的範圍之內。這可能瞬間就結束烏克蘭的農業出口。

新興市場暴跌

許多投資者認為,2023年美元強勢將緩和,能源成本下降,這兩個因素將緩解新興市場的壓力。

遏制通膨的任何失敗都會破壞貨幣市場的這一結果,而俄烏戰爭的加劇只是可能導致能源價格再次暴漲的眾多風險之一。

「我們可能再度經歷新興市場掙扎的一年,」AMP Services投資策略和經濟學主管Shane Oliver表示。「如果新興市場國家有很多以美元計價的債券,那麼美元仍然處於高位或可能上漲將對新興市場國家不利。」

這種局面帶來的痛苦對於新興市場政府來說尤為嚴重,因為他們不得不承擔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負擔。

疫情重來

如果出現更具傳染性或致命性的Covid-19病毒,甚至是現有毒株持續更長時間,那麼將可能再次開始阻塞供應鏈,進而導致通膨和經濟活動放緩。

摩根大通的Chow表示,「我們認為宏觀經濟衝擊感受最強烈的將是大型經濟體和更依賴貿易的經濟體。」

就目前而言,她押注病毒將繼續弱化 ,並預計市場的負面影響將更多地集中在投資者對美國和歐洲經濟衰退的定價上。

原文標題Five Scenarios That Threaten More Strife for Global Markets

--聯合報導 April Ma.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