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30.70
    +18.54 (+0.05%)
     
  • 標普 500

    5,464.51
    -4.79 (-0.09%)
     
  • 納指

    17,742.33
    +24.67 (+0.14%)
     
  • Vix指數

    12.72
    -0.12 (-0.93%)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1.21
    +0.38 (+0.47%)
     
  • 金價

    2,313.20
    -17.60 (-0.76%)
     
  • 美元

    7.8085
    -0.0001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3 (-0.60%)
     
  • 歐元

    8.3458
    -0.0195 (-0.23%)
     
  • Bitcoin

    60,938.43
    -757.16 (-1.23%)
     
  • CMC Crypto 200

    1,262.24
    -21.55 (-1.68%)
     

〈陸港盤後〉香港宣布惡劣天氣不休市 市場不領情

中國 A 股市場三大指數周二(18 日)收盤齊揚,香港恒生指數下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宣布,港交所在惡劣天氣下不休市,預定 9 月下旬上路,但投資人似乎不領情。

滬指周二收盤漲 0.48% 報 3,030.25 點,深證成指漲 0.4% 報 9,318.47 點,創業板指漲 0.29% 報 1,811.36 點。兩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7,370 億元。

汽車類股大幅走高,化纖、有色、化工、石油、鋼鐵、金融等族群上漲。

香港恒生指數周二收盤跌 0.11%,報 17,915.55 點,恒生科技指數跌 0.33%,報 3,697.21 點。

據《證券時報》周二報導,按照以往慣例,港交所會根據惡劣天氣下的相關安排,停止股市交易,包括滬深港通北向交易及衍生品市場。

去年香港財政預算案就提出,探索在惡劣天氣下港股繼續運作的安排,監管機關和業界已組成工作小組討論「颱風不休市」。

歷史上,港股多次因惡劣天氣而休市。比如 2020 年的颱風「海高斯」、2019 年的颱風「韋帕」、2017 年的颱風「苗柏」等登陸香港時,港交所均休市一天或半天。

相比之下,港股為什麼這麼「任性又嬌氣」?

香港多位券商人士表示,雖然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但香港的股票交易系統沒有大陸發達,很多老一輩投資人靠打電話下單。一旦停電或通訊信號出了問題,就會給投資人帶來損失,有違市場公平。

另外,惡劣天氣下,證券從業人員和投資者往來交易所的途中安全也難有保障,證交所索性休市,防範風險。縱觀全球,港股、台股、美股都曾有因異常天氣而休市的前例。

廣告

那停市一天對港交所的收入影響幾何?

據香港媒體統計,從 2018 年至今,惡劣天氣已經導致港股市場休市 11 次,其中 2023 年發生 4 次。去年 9 月 1 日,港股因十號颶風「蘇拉」襲港全日休市,9 月 8 日又因黑色暴雨警告加上極端情況生效,再次全日休市。

Wind 數據顯示,去年前八個月,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額為 1,120 億港元,若按此日均成交額計算,這意味著港股 9 月停市兩個交易日就損失成交額 2,240 億港元。

港交所現時向買賣雙方收取交易所交易費 0.00565%,以港股少了 2,240 億港元成交計算,粗略估計港交所休市兩天就少了收入 2,500 萬港元。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