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87.58
    +59.78 (+0.15%)
     
  • 標普 500

    5,471.83
    -6.07 (-0.11%)
     
  • 納指

    17,788.21
    -16.95 (-0.10%)
     
  • Vix指數

    12.66
    +0.11 (+0.88%)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33
    +0.43 (+0.53%)
     
  • 金價

    2,336.50
    +23.30 (+1.01%)
     
  • 美元

    7.8086
    -0.0004 (-0.01%)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608
    +0.0225 (+0.27%)
     
  • Bitcoin

    61,576.71
    +170.46 (+0.28%)
     
  • CMC Crypto 200

    1,281.72
    +15.58 (+1.23%)
     

香港重新开放“收效”不够 重回亚洲金融中心榜首仍有难度

【彭博】-- 在向世界重新开放六个月后,香港仍然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才可能恢复亚洲首要金融和旅游中心的地位。

在李家超的领导下,香港一直在拼命重振自己声誉,采取的措施包括举办高级别活动、推出吸引顶尖人才的新签证计划、向富豪提供税务宽减以及为游客提供免费机票。

但自称为“亚洲国际都会”的香港将很难回到从前。在港区国安法于2020年实施后,成千上万的高技能人才离开香港。当地劳动人口去年创下纪录最大降幅,导致劳动力短缺严重。

全球市场的状况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于事无益。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削弱了香港的吸引力,而近期的银行业危机 —— 包括瑞信集团陨落 —— 进一步加大了金融行业的压力。高盛集团等大型银行纷纷实施全球性裁员计划,很多专注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银行家受到影响。

鉴于香港基本上跟进了内地的严格新冠防控做法,其隔离措施严重打击了金融行业并引发了银行家外流。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迎来对冲基金和家族理财室激增的新加坡是最大赢家,并取代香港成为亚洲头号金融中心。

香港现在正在寻求振兴这个行业,例如向加密货币公司开放,以及寻求通过减税来吸引更多家族理财室。

以下指标可供了解进展概况。

金融家回流

银行家和其他专业人士外流的趋势,正在显示出开始逆转的迹象。今年头五个月,香港批准了四个既有签证计划下的约3,700个金融服务业新签证。根据入境事务处的数据,这一速度几乎达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除了传统路线外,香港更是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李家超称,截至5月底,该计划接到了约8.4万宗申请,其中约4.9万宗获批签证。

廣告

香港天智合规顾问公司的董事Josephine Chung称,虽然该计划有所帮助,但不会马上带来大量人才流入,因为金融机构通常需要时间来制定新策略,而且银行业的动荡削弱了信心。

IPO下滑

作为昔日的全球最大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香港如今几乎陷入停滞。

去年,香港交易所里的筹资规模比2021年下降了70%。今年也没好到哪里去,尽管人们预期中美紧张局势将促使更多内地公司去香港上市。

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企业共计发售了22.4亿美元股票,同比下降17%。这是香港自2003年爆发SARS以来最慢的上半年节奏。

官员们已试图通过降低上市门槛 —— 放宽对高科技公司的规模和收入要求 —— 以及去中东招揽潜在发行人,来重振IPO市场。

但国家主席习近平收紧对中国科技行业以及整个商界的控制,构成了风险。内地公司在香港IPO融资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和2021年的筹资规模占比分别为97%和98%。今年以来,前16大IPO都是内地企业,共计占到筹资总额的88%。

写字楼

随着交易放缓、一些跨国公司迁出香港,银行纷纷削减成本和人手,写字楼需求也随之大幅下滑。根据高力国际的数据,4月香港甲级写字楼整体空置率接近15%,是2019年的三倍多。更糟糕的是,著名的中环金融区十多年来供应首次激增。

虽然长远而言,与内地恢复通关可能是个利好因素,但第一太平戴维斯的分析师仍预计,鉴于空置率高企以及香港和中国经济存疑,2023年租金将下降10%。

受煎熬已久的商铺则出现了一些亮点。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尖沙咀高端购物区的一个商场以每月近90万美元的价格向一家餐饮娱乐集团出租了三层楼,这是疫情结束以来的最大一单铺位租赁。

房价

住宅市场比写字楼要好。边境重开提振了市场情绪,因为大家预期内地人会在香港置业。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房价已上涨6.3%,但远未收复去年下跌16%的失地。

而且随着利率上升,这一复苏也可能会很短暂。政府数据显示,5月份住宅销售同比下降35%。穆迪预计,由于利率上升、资本市场动荡和完工楼盘增加,下半年住宅价格将基本持平。

你好,香港

香港吸引游客回归的成果令人失望。虽然游客数量从过去几年的接近于零开始增加,但预期中的人群蜂拥进入香港购物街、商场和高端餐厅的景象并未出现。

今年上半年,游客数量从2021年的谷底72,000人增至近1,300万人。在疫情爆发之前,香港每年会接待约6,000万游客。

香港吸引游客的一大策略是举办活动。一连串的大型活动已经恢复,其中包括巴塞尔艺术展和七人榄球赛。香港政府主办了一次全球央行行长会议,并邀请了100多个家族理财室参加首届“裕泽香江”高峰论坛,官员们在该论坛上承诺提供税收宽减和其他好处,以吸引家族理财室落户。

生意正在缓慢恢复,银行在延长营业时间来处理资金流入。今年第一季度对内地访客的保单销售额增长了近27倍,达到96亿港元(12亿美元),约为2019年同期的75%。

原文标题Hong Kong’s Reopening Brings Scant Gains for Financial Hub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