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059.64
    -52.52 (-0.13%)
     
  • 標普 500

    5,459.87
    -9.43 (-0.17%)
     
  • 納指

    17,733.18
    +15.53 (+0.09%)
     
  • Vix指數

    12.94
    +0.10 (+0.78%)
     
  • 富時100

    8,225.75
    -22.04 (-0.27%)
     
  • 紐約期油

    80.70
    -0.13 (-0.16%)
     
  • 金價

    2,314.20
    -16.60 (-0.71%)
     
  • 美元

    7.8083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3
    -0.0003 (-0.64%)
     
  • 歐元

    8.3419
    -0.0234 (-0.28%)
     
  • Bitcoin

    61,388.43
    -348.64 (-0.56%)
     
  • CMC Crypto 200

    1,269.86
    -13.92 (-1.08%)
     

〈2023封關〉高股息ETF完勝市值型 2024留意電子業結構性與週期性成長

2023 年封關,台股今 (29) 日以 17930 點作收,儘管未跨過萬八大關,但指數創下疫後次高,全年上漲 26.6%、市值增加近 12.6 兆元。回顧 2023 年,台股由 AI 帶頭衝,過往被稱為「價值股」的高股息電子股噴發程度高過成長股,帶動高股息 ETF 的表現勝過市值型 ETF。展望 2024 年,大華銀投信投資長楊斯淵認為,可留意電子產業結構性和週期性的成長議題。

根據彭博統計台股原型 ETF 至 29 日,觀察近一個月來表現,大華優利高填息 30(00918-TW) 表現排名第一,漲幅 6.79%,其次為元大高股息 (0056-TW) 6.61% 緊追在後,第三至五名分別為中信關鍵半導體 (00891-TW)、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00919-TW)、凱基優選高股息 30 (00915-TW) 單月含息總報酬皆有 5% 以上的好表現。

楊斯淵表示,在 AI 浪潮的推動下,可為台股迎來結構性強勁的動能增長,過去 20 年,每次產業重大變革,皆會為產業帶來高速成長及相對高報酬的股市,本波由 AI 帶來的高規格需求及複雜的技術,預計可以為台灣相關產業鏈帶來相對高毛利的業績表現。

AI 的應用面普及將會帶動網路需求,WI-FI 技術規格升級是產業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再加上 2024 年台廠也會同時受惠於美國的基建需求,預期在美國政府積極補助下,將會有 650 億美元補貼偏鄉,讓全美民眾皆可享有高速網路。此外,也有機會帶動更大的軟硬體需求,將可為產業帶來結構性的改變及營收及獲利的快速增長。

廣告

而週期性的成長來自庫存調整,楊斯淵說明,台灣科技產業歷經了近兩年的庫存調整,庫存天數在 2022 年下半年達到高峰,自今年第三季開始有顯著改善,消費性電子代工廠及零組件庫存水位目前僅剩記憶體及晶圓代工庫存天數仍高於過去五年平均水位,但庫存趨勢持續改善中。其中尤以晶圓代工產業最為特殊,因為它位於電子產業鏈的上游,所以通常也是最後才會反應庫存去化的次產業。

舉例來說,IC 設計產業庫存天數在今年第一季達到高峰,之後連續兩季回落,第三季的庫存天數為 132 天,已回落至平均值 1 倍標準差之內。觀察台灣主要 IC 設計族群的股價,今年股價漲幅多超越大盤的一倍以上,股價領先庫存落底大約有 1-2 季的領先性。

楊斯淵指出,當 IC 設計族群庫存改善後,接下來有望看到晶圓代工及其上游矽晶圓及材料接棒,預估在未來 1-2 季,晶圓代工產業及矽晶圓有望脫離紅色警戒區,當庫存天數回落至一倍標準差之內,配合股價領先庫存落底 1-2 季的慣性,晶圓代工及矽晶圓族群將有機會獲得超額報酬。

更多鉅亨報導
2024半導體產業迎復甦 台股4檔含「積」量高ETF一把抓
存股族最愛20檔ETF出列 統一FANG+短打長抱績效雙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