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6 小時 3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070.33
    -57.47 (-0.15%)
     
  • 標普 500

    5,474.50
    -3.40 (-0.06%)
     
  • 納指

    17,848.81
    +43.66 (+0.25%)
     
  • Vix指數

    12.52
    -0.03 (-0.24%)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78
    +0.88 (+1.09%)
     
  • 金價

    2,333.90
    +20.70 (+0.89%)
     
  • 美元

    7.8086
    -0.0004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0%)
     
  • 歐元

    8.3605
    +0.0222 (+0.27%)
     
  • Bitcoin

    61,710.66
    +806.09 (+1.32%)
     
  • CMC Crypto 200

    1,288.26
    +22.12 (+1.75%)
     

BMW賓士奧迪近期在陸降價搶市 專家警告:品牌溢價恐不再

中國車市價格戰持續打得激烈,賓士、寶馬 (BMW) 與奧迪等 BBA 西方傳統豪華車廠均調降售價,以跟中國國內汽車製造商競爭,但專家直指降價促銷恐使得品牌溢價不再,日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價值恐將直直落。

根據新浪科技周二 (4 日) 報導,北京寶馬 4S 店官方定價 35.39 萬元起的 i3 展開 5 折促銷,優惠後裸車價是 17.9 萬人民幣,來店還可議價。降價消息一出,直接引爆微博熱搜。

此外,賓士 EQE 目前優惠價約 16 萬人民幣,奧迪 Q4 e-tron 創境版優惠幅度超過 10 萬元,裸車價在 20 萬人民幣左右,旗下另個 A7L 2024 款 45TFSI 豪華版 (兩驅版) 官方定價 41.87 萬人民幣,折扣 11.9 萬後的裸車價僅 29.97 萬人民幣,降價到 44 萬的保時捷 Taycan,月銷量更只有 100 多輛。

BBA 作為傳統豪華品牌,一直保持著向上發展的姿態,有時才會降價衝銷量,靠著自身長期發展的「品牌護城河」,只要不是太大的變故,確實難有車廠威脅到 BBA 地位,但 BBA 想在中國打進中低階新能源汽車市場,就不是這麼簡單且巨大優惠的背後,恐是深深的銷量焦慮。

最新銷售數據顯示,i3 在今年 1 至 4 月銷量分別為 4745 輛、2870 輛、4069 輛和 4489 輛,EQE 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4 月最高的月銷量僅達 868 輛,Q4 e-tron 在今年前 4 月中有 3 個月未賣逾 1500 輛,尤其是 2 月僅賣出 750 輛。

廣告

隨著市場日益成熟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豪車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過去往往定位高端市場,以高價高品質的形象示人,但中國國產新能源車廠擊落 BBA 原本長期穩定的價格體系

對曾經開過 BBA 的人來說,當面臨換車,BBA 的品牌光環不再是吸引人的亮點,影響力也在潛移默化中減弱。他們不再過分看重 BBA 帶來的「面子」,而是更聚焦於豪華汽車應有的「內涵」之上。

但事實上,高端豪華的中國國產車並不便宜,比進口車貴得多且基本內銷,但品質到位自然可以賣高價,國產車也不是想一直和低價挂鉤,以最初定價 109.8 萬人民幣的仰望 U8 為例,不僅動力性能強過法拉利、勞斯萊斯,還擁有合資豪華車無法比擬的「黑科技」。

去年中國高端車款銷量達到百萬量級,離不開國產造車新勢力「蔚小理」、極氪和「鴻蒙智行系列」,因此大量擠壓了 BBA 的生存空間。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傳統豪車長期以來過度依賴品牌價值的吸引力,卻未能緊跟電動化時代的步伐。相較之下,國產豪華車款賣得還可以,那麼 BBA 在本質上就已經落後了。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