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Vix指數

    13.06
    +0.40 (+3.16%)
     
  • 富時100

    8,146.64
    -0.22 (-0.00%)
     
  • 紐約期油

    78.74
    +0.29 (+0.37%)
     
  • 金價

    2,334.90
    -14.20 (-0.60%)
     
  • 美元

    7.8105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日圓

    0.0492
    -0.0001 (-0.28%)
     
  • 歐元

    8.3650
    +0.0039 (+0.05%)
     
  • Bitcoin

    65,768.41
    -649.09 (-0.98%)
     
  • CMC Crypto 200

    1,370.27
    -17.90 (-1.29%)
     

G7財長抨華產能過剩損成員經濟 豁免快到期 美對200種中國產品恢復徵關稅

G7財長抨華產能過剩損成員經濟 豁免快到期 美對200種中國產品恢復徵關稅

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會議上周六(25日)在意大利結束,會後公報以強硬措詞點名批評中國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損害貿易夥伴經濟。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周五(24日)宣布,對約200種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的豁免期限將結束,分析憂慮其餘G7成員國會跟隨美國,對中國採取貿易報復措施,G7成員國則承認,集團內部對此仍存分歧。

公報稱必要時採取措施

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成為G7財長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集團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對貿易事宜採取平衡與雙邊合作的立場,但點名對中國全面使用非市場化的政策與做法表達關切,認為此舉損害了G7國家的工人、產業和經濟韌性。G7成員國在聲明中表明,將繼續監察中國產能過剩的潛在負面影響,並正考慮採取措施,以確保競爭環境公平。

聲明提到,G7將致力使其成員國的供應鏈更具韌性、可靠度、多元化及可持續性,並將回應中國的「有害」做法,同時亦會保護成員國的關鍵與新興技術,且考慮於必要時採取適當措施,以促進去風險化與供應多元化。G7支持成員國與其他相關各方合作,評估補貼及其他工業與貿易措施,在全球範圍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與會國家的財長同時承諾,就有關產業政策、經濟分化、市場集中風險和產能過剩的事宜,推動與第三國對話。

另一邊廂,G7成員國之一的美國,對400項中國進口商品所徵收的301關稅,豁免期限原定本月底屆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周五宣布,當中約半數商品的關稅豁免期會隨着到期日來臨而於6月14日終止,意味美國將重新對這些中國進口商品收取關稅,另有164項進口產品的關稅豁免期則獲延長至明年5月。儘管美國未有公開呼籲其G7夥伴對華開徵或加徵關稅,美國財長耶倫上周四表示,期望以市場為導向的國家,對於中國以國家作主導的工業政策,豎立起「反對之牆」(wall of opposition)。

廣告

加關稅否 集團內部分歧

對此,會議東道國意大利的財長焦爾傑蒂(Giancarlo Giorgetti)承認,集團內部在如何處理該問題上持有不同觀點。他在會後記者會上坦言,歐盟在關稅問題上跟隨美國的做法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但強調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問題,是基於客觀事實而非政治選擇。他又稱,當美國經《通脹削減法案》開始實行該類政策時,歐盟內部也被迫反思在當前處境之下應如何行動,又提醒要小心中國可能會就此採取貿易報復。

然而,與會的英國財政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接受西方傳媒訪問時表示,英國並不急於就此採取措施,全球不能在無意之中重返保護主義。他說,G7於施加關稅或實施貿易補救措施前,會認真地作出考慮,並指集團仍處於達成決定前的細節工作階段。

同場的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提到,要避免與仍是G7經濟夥伴的中國爆發貿易戰,惟面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G7國家需保護自身產業利益。德國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則指出,貿易戰只會造成輸家,稱「你無法在當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