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
股市雖有崩潰時,但你或常聽說長遠來說,股票還是會漲的。不過,若你的投資組合正在縮水,尤甚是投資於被動型的指數基金,聽那話恐怕不是味兒。指數基金一般會追縱的是:標普500指數(^GSPC)、納斯達克(^IXIC)或道瓊斯指數(^DJI)。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作為雅虎財經系列《熊市中該怎麼做》的延續,我們詢問了專家們在動盪時期他們對指數投資的看法。
今年大市大幅受挫,被動指數基金的投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時候放棄指數投資嗎?
「大致來說,無論你是購買指數基金還是主動管理基金,嘗試捕捉市場底部都不是好主意。當市場下跌時,通常是長線投資的最佳時機。」Homestead Advisers股票投資主管Jim Polk對Yahoo財經表示:「在過去十多年,資金成本那麼低,基本因素不那麼重要。」
「幾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漲,因此進入指數還不錯。流入指數基金的資產越多,基金就不得不購買他們已經擁有的資產,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他補充道。
U.S. Bank Wealth Management首席股票策略師Terry Sandven 表示:「歷史表明,長線投資者往往回報更佳,因為年年波動,不論回報是正是負,都會在較長時間線中得到緩冲。這對於主動和被動投資都適用。」
投資者須更加挑剔嗎?
Prudent Management Associates 的高級投資主任Daniel Berkowitz對Yahoo財經表示:「投資時應該始終保持謹慎,而在前景甚不明朗、而預期回報較低的環境下,這樣做變得更重要。」
隨著利率上升,Homestead Advisors 的Polk表示:「我們認為投資環境將比過去幾年更加困難,選股將更加重要。
「作為主動管理者,我們相信,了解自己的特質並將其謹慎地使用來識別投資機會是價值的。市場不斷變化,能夠從大市脫穎而出的主動管理者將更有價值。。」他補充道。
投資者如何尋找和選擇能贏的資產?
「股票有不同的定位。『贏家』股票是那些最符合投資者目標的,無論是國際或國內、大型或小型公司、增長或價值股,以及資產配置組合,」美國銀行財富管理首席股票策略師Terry Sandven對Yahoo財經表示。
「公司的收入需持續增長,股價才能顯著提高。其他因素包括資產負債表實力、資本要求、現金流、競爭格局等。」他補充道。
對於使用主動管理策略的投資者來說,「要堅持在整個市場週期中持有資產,是投資成功的關鍵。選出懂選股的經理是一項挑戰,但這只是成功的一半。」Prudent的 Berkowitz 說。
「如果主動管理的策略在某一年甚至3年的表現明顯跑輸大市,很容易令人灰心離場,但即使是最成功的主動管理策略也會經歷這種表現不佳的情況——這是投資的必經過程。」他說。
是日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