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41.78
    -170.82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Vix指數

    12.66
    +0.72 (+6.03%)
     
  • 富時100

    8,146.86
    -16.81 (-0.21%)
     
  • 紐約期油

    78.49
    +0.04 (+0.05%)
     
  • 金價

    2,348.40
    -0.70 (-0.03%)
     
  • 美元

    7.8111
    +0.0012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92
    -0.0276 (-0.33%)
     
  • Bitcoin

    66,495.31
    +445.61 (+0.67%)
     
  • CMC Crypto 200

    1,382.32
    -35.55 (-2.51%)
     

Tesla的成功關鍵:成本控制與電池供應

昨天在三藩市舉行的高盛科技大會上,Tesla的投資者關係主管 Martin Viecha 向與會者描述了Tesla的美好未來。

Viecha 說的主要是兩個領域:電動車的製造成本,以及電池技術和材料供應的前景。

汽車製造收益是關鍵

在汽車業中,毛利率主要即是衡量汽車製造商可以從生產的每輛汽車中獲得多少利潤,而這相當重要。因此,Viecha 表示,每輛車的成本是未來幾年公司要監察的首要指標。控製成本的能力是一家汽車製造商能生產多少輛汽車,以及公司(現在說的就是Tesla)能發展到多大,的最重要因素。

Viecha 在 2017 年曾說過,Tesla每架車的製造成本為 84,000 美元。至最近幾個季度,成本已降至 36,000 美元。 Viecha 說,節省成本完全不是從電池入手,而是來自於更好的車身設計,使製造變得更容易。

Viecha 還表示,Tesla可以通過在柏林、奧斯汀和上海那些更新、更高效的工廠裡造車,來進一步降低成本。 在福特的Model T 型組裝線投產,以及豐田採用更便宜的「精實生產」技術之後,Viecha 相信汽車製造業的另一場革命是可能的。

“電動車的結構與引擎非常不同,這將帶來汽車製造業的第三次革命,」Viecha 說。

入門級Tesla或即將出現

VCG via Getty Images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曾承諾製造一輛價錢更大眾化的Tesla,售價約為 25,000 美元。 Model 3 的建議零售價約在 35,000 美元左右;然而,根據Tesla的網站,最便宜的 Model 3 現在也要賣 47,000 美元。

廣告

Viecha 在會議上還談到了生產更便宜的電動汽車的可能性,指該公司希望推出一款入門級汽車來擴大其產品組合。原因是,若Tesla要想成為一家大量汽車製造商,就需要生產更便宜的電動車。 (在Tesla開始推出機器人出租車服務之前,這就已經要實現。)

至於新車型,Viecha 表示,目前對 Model 3 和 Model Y 的強勁需求令公司沒有需要在近期推出新產品。

Viecha 說:「基本上,Model Y 明年將會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暢銷的汽車。」

馬斯克也曾表示,Tesla 不會在 2022 年推出任何新產品。

Tesla電池供應首次得到滿足

POOL New / reuters

包括福特、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等所有汽車製造商都表示,獲取鋰等電池材料可能對他們成功轉型為電動車生產商的關鍵。

Tesla在製造電動車方面遙遙領先,在電池生產和供應方面也遙遙領先。

Viecha 在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終於擁有了可供汽車生產和 Powerwall 等儲能產品所需的所有電池。

「這是我記憶以來的第一次,我們可以同時獲得兩項業務所需的所有電池供應,」Viecha 說。

Viecha 表示,該公司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是通過增加電池合作夥伴,從最初的合作夥伴松下,擴大到其他電池製造商,如中國的寧德時代和 LG Chem。 Viecha 表示,Tesla將增加更多其他的電池供應商。

Viecha 補充說,電池供應是「這行業未來能如何發展的關鍵」,此外還有如何取得和提煉鋰和鎳等電池材料。

為此,Tesla上周剛剛向德州審計長提交了一份申請,尋求在德州墨西哥灣沿岸建造一座鋰精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