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59
    -0.31 (-0.38%)
     
  • 金價

    2,310.30
    -2.90 (-0.13%)
     
  • 美元

    7.8083
    -0.0007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0 (0.00%)
     
  • 日圓

    0.0483
    +0.0000 (+0.06%)
     
  • 歐元

    8.3376
    -0.0007 (-0.01%)
     
  • Bitcoin

    60,936.82
    -727.75 (-1.18%)
     
  • CMC Crypto 200

    1,263.82
    -19.97 (-1.55%)
     

美國國債重拾跌勢 經濟數據和聯儲會官員講話再燃緊縮預期

【彭博】-- 美國國債殖利率周四恢復上行,受美國進口價格高於預期及紐約聯儲行長John Williams講話影響,後者的發言增強了聯儲會大幅加息的前景。

2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超過12個基點至2.47%, 周二CPI數據公佈後,殖利率一度下跌近20個基點。3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上漲12.5個基點至2.69%。截止美東時間下午2點美債市場提前收盤時,殖利率僅略低於盤中高點。

殖利率止跌回升轉變標志著過去兩天走勢的逆轉,在數據顯示通膨勢頭放緩的情況下,交易員一度降低了對聯儲會年內收緊政策的預期。但勞工部的最新報告並未對這一判斷提供支持,進口價格3月上漲2.6%,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2.3%。

紐約聯儲行長Williams表示,考慮到目前的低利率水平,加快升息步伐(包括加息50基點)是「合理選項」。

「進口價格上漲和Williams的言論令市場有點措手不及,」芝加哥期貨經紀商RJ O’Brien的董事總經理John Brady表示。「在長周末之前,人們原本預計通膨放緩帶來的債市上漲勢頭能夠保持下去,但進口價格的升高削弱了有關通膨見頂並即將回落的預期」。

在紐約早盤交易時段,賣盤壓力持續。 5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近14個基點至2.79%,10年期殖利率一度上漲13個基點至2.83%,創下多年高點。該基準殖利率盤中一度跌至2.64%的低點。

此次拋售最初集中在對利率上升更敏感的短期國債上,在跡象顯示歐洲央行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開始收緊政策之後,短債加速下跌。

廣告

掉期市場接近完全反映聯儲會在5月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的預期,合約價格顯示聯儲會將加息近49個基點。 美元飆升, 歐元跌至2020年中以來最低。

Wisdom Tree的固定收益策略負責人Kevin Flanagan表示,「聯儲會距離中性貨幣政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官員們傳遞的信息是將迅速縮表和有條不紊的加息」。其認為聯儲會似乎希望在7月份以前加力收緊貨幣政策。

歐洲長期國債也受到一些壓力。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表示,由於俄烏戰爭,經濟成長下行風險顯著上升,通膨上行風險增加。

Brady表示,Williams有關縮表的言論在清淡市況中引發了對長期國債的拋售。

30年期國債殖利率攀升至2019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一度上漲11個基點至2.92%。房地美周四公佈的數據顯示,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平均水平從4.72%進一步躍升。該利率上一次達到5%是在2011年2月。

密歇根大學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5.7,遠高於預期的59.0和3月的59.4。對未來12個月和5-10年通膨率的預期分別持平於5.4%和3.0%。

BMO Capital Markets表示,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債市場的賣壓。

原文標題

Treasury Yields Resume Climb After Price Data, Williams Comments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