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9 小時 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53.13
    +40.97 (+0.10%)
     
  • 標普 500

    5,473.52
    +4.22 (+0.08%)
     
  • 納指

    17,786.25
    +68.60 (+0.39%)
     
  • Vix指數

    12.76
    -0.08 (-0.62%)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65
    -0.18 (-0.22%)
     
  • 金價

    2,313.00
    -17.80 (-0.76%)
     
  • 美元

    7.808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3
    -0.0003 (-0.66%)
     
  • 歐元

    8.3444
    -0.0209 (-0.25%)
     
  • Bitcoin

    61,490.00
    -124.57 (-0.20%)
     
  • CMC Crypto 200

    1,273.30
    -10.48 (-0.82%)
     

食植物肉致心臟病?Beyond Meat跌落神壇股價蒸發97%

環保救地球,不少肉類被指為碳排放元凶,因此標榜環保的植物肉一度蔚為風潮,Beyond Meat更成為股民熱炒愛股,不過熱潮過後無以為繼,加上有研究指植物肉是「超加工食物」可增加心臟病風險,Beyond Meat的股價五年暴瀉97%。

食植物肉致心臟病?Beyond Meat跌落神壇股價蒸發97%。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食植物肉致心臟病?Beyond Meat跌落神壇股價蒸發97%。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Drew Angerer via Getty Images)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植物肉曾為投資界寵兒

地球人口膨脹,長此下去食物勢供不應求,2009年前應市的植物肉「Beyond Meat」就應運而生,吸引矽谷創投基金入股,就連賣開傳統急凍雞肉的Tyson Foods都「唔執輸」,成為投資者之一。Beyond Meat在2013年應市後風行全美,微軟創辦人蓋茲親口試食後亦決定入股。

Beyond Meat開發雞肉、牛肉、漢堡扒等植物肉食品,主要由大豆、豌豆、食物油、以及加入各種調味料,以還原真肉口感,加上強調非基因改造,肉裡甚至有「人造血」,吃起來與真肉幾乎無異。不過科技終歸科技,植物肉始終不是自然食物,近年開始有評論直指Beyond Meat是「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包含色素、香枓、乳化劑及其他添加物,通常含有大量糖份、飽和脂肪和鹽份,而且缺乏纖維、維他命及其他微量元素。

Beyond Meat口感極像真肉,一度蔚為風潮。 (Scott Olson/Getty Images)
Beyond Meat口感極像真肉,一度蔚為風潮。 (Scott Olson/Getty Images) (Scott Olson via Getty Images)
植物肉熱潮一時無兩,中國的星巴克亦在2020年推出相關食品。 (Zhang Peng/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植物肉熱潮一時無兩,中國的星巴克亦在2020年推出相關食品。 (Zhang Peng/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Zhang Peng via Getty Images)

「超加工食品」可致心臟病

巴西聖保羅大學與倫敦帝國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結果,評估11.8萬個40至60歲英國人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習慣確實可以提升健康,膳食中蔬菜含量每增加10%,可降低患心臟病機率20%,但這個結果只限於新鮮蔬果,如果是來自像Beyond Meat的超加工食物,反而會增加心臟相關死亡率達12%。

廣告

主要研究員Fernanda Rauber解釋為何超加工食品會導致血壓和膽固醇升高時指出:「這些食品中的添加劑和工業污染物,可能會加劇體內氧化和炎症,選擇植物性食品時,也應考慮加工的程度。」另一名共同研究員Eszter Vamos博士則指出,透過誤導性營銷,令公眾認為植物性食品一定健康。而英國飲食協會營養師Duane Mellor說得更坦白,指「不含動物成分的食品如餅乾、薯片、糖果和汽水,技術上來說是植物性,但多數人從不曾認為這些是健康飲食一部分」。

植物肉需求降 股價低迷

Beyond Meat(NASDAQ:BYND)的股價過去數年也像坐過山車一樣,2019年IPO認購湧躍,6月7日上市當日股價急升163%,創下2008年金融風暴後美國最佳IPO表現,及後公布的2019年首季業績優於預期,刺激股價在2019年月26日創下歷史新高的234.9美元;不過風光過後,Beyond Meat的股價自2022年起走下坡,2024年第一季收入7560萬美元,比一年前跌18%,公司手持1現金1.735億元,但債務高達11億美元,Beyond Meat在2024年6月17日收市價6.49元,比五年前高位蒸發97%。

李嘉誠透過維港投資入股Impossible Foods,右為該公司創辦人Dr Patrick O. Brown。(李嘉誠基金會,攝於2014年)
李嘉誠透過維港投資入股Impossible Foods,右為該公司創辦人Dr Patrick O. Brown。(李嘉誠基金會,攝於2014年)

李嘉誠入股植物肉公司

人造肉一度被視為人類糧食救星,連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也入股另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該公司更在2021年傳出計劃在一年內上市,當時市傳Impossible Foods估值有機會突破100億美元,高於競爭對手Beyond Meat當時約85億美元的市值。

但好景不常,Impossible Foods在2022年10月及2023年分別裁員6%及20%,據市場研究公司IRI的數據,在2022年「超市冷藏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量下降了15%,按金額計下降了14%;研究機構NPD Group的數據也顯示,2022年餐館和餐飲業,植物性漢堡的訂單下降了9%。人們對於人造肉的興趣正在下降,亦可能因為這樣而令Impossible Foods的上市大計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