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935.25
    +589.67 (+0.98%)
     
  • CMC Crypto 200

    1,267.97
    -15.86 (-1.24%)
     

【世紀涉貪】曾蔭權向許仕仁自爆:有選委不支持他做特首

財華社新聞中心 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新鴻基地產(00016-HK)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等人涉貪案,今日許仕仁繼續出庭作供。許仕仁接受其代表律師提問時,指出在2005年3月底或4月初時,許仕仁致電予曾蔭權表示表受有關政務司司長的提名。曾蔭權則在電話內,向許仕仁表示,要許仕仁幫手進行選舉工程,以致力爭取選舉委員會的提名,因為有不少選舉委員會成員並不支持曾蔭權擔任特首。

許仕仁在昨日於法庭上表示,曾蔭權待許仕仁於2005年3月中回港後,致電予許仕仁並擬將提名許仕仁為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今早在庭上指出,在當年3月底或4月初致電予曾蔭權,向對方表示經過考慮後願意接受曾蔭權提名,當時曾蔭權聞言後表示高興。不過當時許仕仁已向曾蔭權表明,只願意擔任政務司司長一職2年,並且向曾蔭權解釋,其本人不可以「捱咁耐」,同時在財政上亦不容許。

律師向許仕仁問及,當時曾蔭權的反應時,許仕仁引述當時曾蔭權只表示「到時再算」。在2005年3月底當時有報道指出曾蔭權接任董建華,成為特首的任期時間並未明確。許仕仁今日在庭上指出,據其當時的看法是中央政府會通過釋法,將曾蔭權的任期訂為2年及5年,即合共7年。

許仕仁又指出,在電話內與曾蔭權仍有其他事談論。許仕仁表示須要時間終止與新地之間的顧問合約,並且要將顧問費用計算清楚。當時曾蔭權是認同許仕仁的說法,並要求許仕仁在上任前處理好。曾蔭權亦指出,有關任命許仕仁為政務司司長一事,仍有待作實,而中央政府仍未有決定,因為候選名單上仍有數人,又指出縱使其本人是支持許仕仁,可是其他人選亦獲得支持。

廣告

曾蔭權在電話內亦要求許仕仁協助有關選舉工程。許仕仁在庭上指出,特首選舉是由選舉委員會選出,而選舉委員會共有800人,要獲得這800人支持是非常重要。他又指出董建華在尋求連任,並無對手,因為董建華獲得逾700個提名。

許仕仁進一步指出,當時曾蔭權向他表示,中央政府要求曾蔭權獲得更多提名,而曾蔭權亦覺得不可以坐著成為特首,又認為要與市民溝通及交待政綱。曾蔭權亦向許仕仁指出,在選舉委員會內不少委員並不支持他成為特首,所以曾蔭權要多下功夫,以獲得提名。

其後許仕仁與郭炳江及郭炳聯商討終止在新地的顧問工作,在與郭炳江及郭炳聯2人會面時,許仕仁表示因私人理由而終止顧問工作,而郭炳江則希望許仕仁不要離開,並指出許仕仁表現理想。郭炳聯則指出若要終止,便請許仕仁向新地發出發票,讓新地支付顧問費。其後許仕仁再向郭炳江指出,他需要為曾蔭權主理選舉工程,無法提供服務時,郭炳江便表示許仕仁離開是適當,因為一名新地顧問為曾蔭權拉票並非好事。

許仕仁又指出,在2005年4月時,曾蔭權指出有關提名許仕仁為政務司司長,獲得中央政府部份人士支持,但是當時在北京及香港,亦有聲音支持其他候選人。許仕仁亦指出,據他了解當時亦有其他2名人選獲得不少支持。直至當年5月底時,中央政府才決定許仕仁的任命,但是曾蔭權指出因仍有程序,所以要求許仕仁保密。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