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72
    -0.03 (-0.24%)
     
  • 富時100

    8,173.87
    +31.72 (+0.39%)
     
  • 紐約期油

    80.28
    -0.05 (-0.06%)
     
  • 金價

    2,327.50
    -1.50 (-0.06%)
     
  • 美元

    7.8081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4%)
     
  • 歐元

    8.3654
    -0.0155 (-0.19%)
     
  • Bitcoin

    65,283.93
    -430.41 (-0.65%)
     
  • CMC Crypto 200

    1,358.49
    -30.91 (-2.22%)
     

中国政府加快发债步伐令信贷恢复增长 但贷款增速创纪录最慢

【彭博】-- 中国5月信贷表现受到政府加快发债步伐的提振,但贷款再度放缓,显示需求依然低迷。

彭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公布的数据计算,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略高于4月。增幅加大主要是由于政府借款的增加,当月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1650亿美元)。但未偿还贷款存量增长8.9%,为纪录最慢。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同样减弱。

数据显示,曾经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大的信贷引擎从较长期来看正在放缓。楼市的低迷削弱了消费者和企业对于信贷的需求,而地方政府被迫削减表外借贷。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新的途径来维持经济增长,例如高科技制造业等不太依赖债务扩张的领域。

“国内需求疲软,反映在信贷扩张表现不佳上,”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Raymond Yeung表示。“银行在创建贷款资产方面面临困难。”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周一设定一项关键的政策利率,外界普遍预期将维持不变。

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用于投资,进而提振需求,并抵消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的经济下滑,政府债券在整体信贷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方政府5月发债规模创出七个月新高,而万亿特别国债也启动首批发行。

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经济学家Michelle Lam表示,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反弹和企业贷款大体企稳“暗示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料将继续加快”。

她表示,疲软的家庭借贷反映了持续存在的楼市问题和低迷的信心。

信贷数据公布后,人民币持稳。美元反弹之际,人民币势将连续第二周走低。

廣告

令中国决策者担忧的一个迹象是,包括流通中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在内的货币供应指标M1同比下降4.2%,为199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经济学家将下降的部分原因归咎于始于4月的银行存款的外流。投资者将资金从存款转战债券和理财产品。

澳新银行的Yeung表示,萎缩也显示,面临销售困难的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流状况不佳。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尽管信贷增长疲软,但中国央行周一可能会按兵不动,维持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不变。相反,央行可能会选择通过再贷款计划,向经济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鉴于美联储目前似乎不愿主动降息,中国央行任何大刀阔斧的宽松政策都可能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他说。

推荐阅读:中国信贷高增长时代可能一去不返 央行政策思路变化已见端倪 (1)

中国决策者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新增信贷未能流入实体经济,进而无法刺激经济、创造就业,而是在金融系统内空转。

中泰证券的数据显示,5月份某些类型的短期银行间贷款(即银行承兑汇票)的利率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通常显示,由于难以找到想要贷款的企业,银行彼此置换此类汇票,以提高贷款额。5月份,包括上述汇票的票据融资增长维持强劲。

原文标题China Credit Gets a Lift From Bond Sales as Loan Growth Slows

(更新全文)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