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經濟12月繼續放緩 新冠海嘯的衝擊日益凸顯

【彭博】-- 隨著大規模新冠疫情在全國蔓延,中國經濟12月繼續放緩,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待在家中養病或者試圖避免感染,導致經濟活動下滑。

彭博追蹤的八項早期指標的綜合指數顯示,12月經濟活動在11月步伐已然疲軟的基礎上進一步萎縮,而且新的一年前景黯淡。

儘管目前尚無關於新冠病毒傳播程度或死亡人數的可靠數據,但在大規模定期檢測結束前,每個省都已發現了病例。現在,幾乎所有的國內限制措施悉數取消,意味著病毒可以「暢通無阻」。

而就算是在取消限制措施之前,中國經濟也很低迷,消費支出加劇下滑,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春季封控以來的最低水平。

北京商店和餐館的情況比全國整體更糟;因為病例和限制措施雙雙增加,北京11月零售額下跌了近18%。

而地鐵和道路使用情況的高頻數據顯示,儘管人們現在可以自由出行,但本月迄今的交通幾乎沒有反彈。

北京地鐵上周四客運量為360萬人次,較2019年同日低70%,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北京街道的交通擁堵程度僅為2021年1月水平的30%。其他主要城市,如重慶、廣州、上海、天津和武漢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

這似乎正在影響住宅和汽車銷售——兩者本月前幾周雙雙下滑。汽車銷售有政府補貼的支持,本是今年消費支出的一個亮點,但上個月開始下降。這反過來打擊了工業生產,汽車產量自5月份許多工廠被迫停產以來首次出現了下降。

然而,不同於春季是清零政策導致汽車零組件短缺、一些工廠停產,現在是疫情本身在影響生產,企業要應對更多工人生病的局面。

廣告

中國新冠疫情擴散,已經削弱了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場最初因重新開放而產生的歡欣情緒。上證綜指在過去兩周下跌,已回落至11月11日中國政府開始放鬆防疫限制措施前的水平。

鐵礦石價格上周也小幅下跌,因中國新冠病例激增給短期需求前景蒙上陰影,並削弱了近期中國宣布房地產支持政策的影響。廣發期貨在報告中稱,中國鋼廠目前正在減產,一個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本月中旬產量下降,庫存增加。

市場的下跌反映了小企業信心不佳,根據渣打,12月中小企業信心連續第三個月低於50,即處於萎縮區域。雖然較11月略有改善,但主要指標仍然顯示小企業對當前狀況或未來不樂觀。

製造業的情況有所改善,新訂單、銷售和產量較11月有所增加,「可能反映了放鬆防疫限制措施的積極影響」,渣打經濟學家丁爽和Hunter Chan在報告中寫道。

然而,他們在上周的報告中還寫道,「在新冠病例增加之際,服務業中小企業繼續面臨消費者信心疲軟的阻力。」

而且,海外市場也基本沒有傳來好消息,韓國早期數據顯示,全球貿易的下降延續到了12月。這意味著中國出口可能連續第三個月走低。

本月頭20天,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下降了近27%,表明中國半導體需求疲軟;由於海內外對智慧手機和其他設備的需求下降,中國半導體需求一直在萎縮。

早期指標

彭博經濟研究通過匯總八個指標月度變化的三個月加權平均值,來生成總體活動數據。這些指標是建立在商業調查或市場價格基礎上的。

  • 內地主要股指:滬深300指數(截至當月25日收市)

  • 中國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屋銷售總面積(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 螺紋鋼庫存(萬噸)。庫存下降是需求上升的一個跡象

  • 銅價:上海市場精煉銅現貨價格(元人民幣 /噸)

  • 韓國出口: 每月前20天的韓國出口(同比)

  • 工廠通膨追蹤指標:彭博經濟研究創建的中國生產者價格(PPI)追蹤指標(同比)

  • 中小企業信心:渣打集團進行的企業調查

  • 乘用車銷量: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每周平均銷售數據得出的月度結果

原文標題China’s Economy Is Showing Increasing Strain From Covid Tsunami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