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43 分鐘
  • 恒指

    17,748.55
    -341.38 (-1.89%)
     
  • 國指

    6,345.03
    -132.21 (-2.04%)
     
  • 上證綜指

    2,948.11
    -24.42 (-0.82%)
     
  • 滬深300

    3,455.18
    -25.09 (-0.72%)
     
  • 美元

    7.8074
    -0.0016 (-0.02%)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日圓

    0.0484
    +0.0001 (+0.21%)
     
  • 歐元

    8.3470
    +0.0087 (+0.10%)
     
  • 英鎊

    9.8600
    +0.0040 (+0.04%)
     
  • 紐約期油

    80.61
    -0.29 (-0.36%)
     
  • 金價

    2,309.90
    -3.30 (-0.14%)
     
  • Bitcoin

    61,156.71
    -771.27 (-1.25%)
     
  • CMC Crypto 200

    1,267.07
    -16.71 (-1.30%)
     

永泰:ESG策略助穩甲廈出租率

朱松溪接受訪問時稱,商廈未來不能再靠「劈價」搶客,應從ESG着手,吸納願付較多租金的優質租客。
朱松溪接受訪問時稱,商廈未來不能再靠「劈價」搶客,應從ESG着手,吸納願付較多租金的優質租客。

本地甲級商廈市場持續面對租金受壓及高空置率困擾,發展商要吸引和留住租戶須各出其謀。永泰地產(0369.HK)高級租務總監朱松溪接受訪問時指出,近年ESG(環境、社會和管治)成為甲廈市場租務表現的重要因素,集團積極推動ESG,把旗艦物業觀塘Landmark East雙子塔的出租率維持在90%以上水平,未來會繼續透過舉辦藝術活動,以及增加電動車充電設施,確保出租率穩定。

朱松溪透露,集團早於2014年已意識到ESG會成為潮流大勢,故一直思考有何策略,令2008年落成的Landmark East可突圍而出,包括不斷改善硬件配套,提升建築品質及綠色標準,項目去年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的「BEAM」綠建環評既有建築鉑金級,以及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頒發的「LEED」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既有建築鉑金級兩項證書。

朱松溪冀藝術元素融入商廈

根據萊坊早前發表一份探討有關ESG與寫字樓租金溢價關係的最新報告顯示,ESG總分每增加1分,租金溢價為17.1%,其中在E(環境)範疇中,與租金敏感度最高的因素是「電動車充電設施」;至於S(社會)範疇,影響寫字樓租金的標準為「可容納藝術及文化活動空間」。朱松溪認為報告結果正好與集團多年來發展策略不謀而合。

他表示,集團除致力令硬件愈趨完善,亦從軟件方面着手,努力善用物業空間,加入本土藝術文化元素,期望為業主、租戶及投資者帶來更高層次的生活和回報價值,例如近月與弦線藝術家Alfred Cheng合辦線畫作品展,把藝術元素融入於商廈空間;另亦正與社企樂餉社商討,共同在社區推廣廚餘問題。

廣告

ESG策略似乎奏效,朱松溪解釋,一般甲廈的租戶保留率(Retention Rate)約為60%至70%,Landmark East去年超過80%,目前出租率亦有90%以上,高於九龍東平均約80%至82%,三大主要租戶分別是2間保險公司及政府衞生部門。

Landmark East追加電動車充電設施

有助推高租金的另一標準是電動車充電設施。他透露,集團與汽車公司英之傑合作,在項目停車場增加相關設施,又引述萊坊報告指出,調查涵蓋的甲廈中,只有約2.2%提供多於90%的電動車充電設施,以Landmark East為例,現時400個車位中,僅得20多個可供電動車充電,未來會加快「追進度」。

BEAM、LEED及WELL為本港市場廣泛採用的ESG認證標準,朱松溪提到,繼BEAM和LEED後,項目預計今年亦會取得被歸納為G(管治)類別的WELL認證,「不敢說我們是ESG先驅者,但會是中堅分子」。隨着愈來愈多新甲級商廈落成,他認為商廈未來不可能再「劈價」搶客,而是從ESG着手,吸納願意付多一點租金的優質租客。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俊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