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58
    -0.32 (-0.40%)
     
  • 金價

    2,310.00
    -3.20 (-0.14%)
     
  • 美元

    7.8081
    -0.0009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0 (0.00%)
     
  • 日圓

    0.0484
    +0.0001 (+0.14%)
     
  • 歐元

    8.3399
    +0.0016 (+0.02%)
     
  • Bitcoin

    60,798.89
    -1,029.60 (-1.67%)
     
  • CMC Crypto 200

    1,263.50
    -20.28 (-1.58%)
     

企業減碳|ESG漸成營商門檻 隨時影響上市地位 物管公司積極安裝電動車充電器

近年不少企業關注ESG(經濟、社會和管治)議題,港交所(388)自2021年更把ESG引入上市規則,推動上市公司減排。關注氣候變化的非政府組織「低碳想創坊」顧問麥永開表示,樂見本港越來越多企業關注ESG,經過該組織超過十年的推動和教育後,業界對減碳已有一定認知。他直言,ESG漸成為企業之間做生意的基本門檻,甚至對上市地位有一定程度影響。


「低碳想創坊」顧問麥永開(左);康業服務工程總監楊繼宙(右)


麥永開:部份企業對「漂綠」有誤解

麥永開指出,近年ESG成為大企業間做生意的一項評分標準,「而家出口或者喺國內做生意,對方會睇你碳審計做咗未?有冇拎到相關碳標籤嘅評核?呢啲都係計分參考標準,如果唔合格,上市地位可能受影響,做生意入唔入到門口都會受影響。」

雖然越來越多企業或機構關注ESG議題是樂見之事,不過欣喜背後,麥永開也看到很多洐生的問題,例如是企業對「漂綠」(greenwashing)的誤解,所指是一家公司以某些行為或行動宣示自身對環境保護的付出,但實際上卻是反其道而行。

低碳想創坊自2011年起推出「低碳關懷標籤」計劃,鼓勵企業身體力行,​​通過碳量度、減碳和碳抵消來減低碳足跡或達致碳中和,至今超過450個來自各行各業的機構參與,包括上市公司、社會企業、非政府組織、酒店、商業大廈等。低碳想創坊於昨日(14日)更舉行2022年「低碳關懷標籤」頒獎禮,向多間企業頒授50項「低碳關懷標籤」。

康業:好需要業戶支持

其中物業管理公司康業服務在今年獲得「低碳關懷標籤」第二級,以及「低碳關懷循環標籤」第五級。該公司的工程總監楊繼宙向BossMind記者分享,早在2011年起,康業已響應政府呼籲,推動減碳工作。作為一間物業公司,楊繼宙坦言,落實ESG時最感困難是業戶的配合。「物業管理公司無論減碳好、環保都好,其實好需要業戶本身支持,甚至大部份都支持。如果業戶有唔統一意見,唔單止成唔到事,甚至會引起不必要矛盾」。

廣告

他舉例,康業近年希望在旗下大廈推動廚餘回收,不少業戶雖然明白計劃能推動環保,惟大廈添置廚餘回收器時,對於鄰近自己的家,也會擔心衛生問題。楊繼宙以此為例,指物業管理公司在推動環保計劃時,社區的事前工作要做足,當在推行計劃途中亦要多聆聽業戶的意見,才會令大家齊心支持環保工作。

除了在傳統減碳方式着手外,眼見近年電動車成為環保新指標,康業陸續為旗下大廈安裝充電器,已有31個屋苑、約7,000個私人車位獲政府審批,「公眾充電、私人充電,我哋兩方面都要做。商場會裝、住宅會裝,至於私人大廈會透過政府資助去安裝」。

楊繼宙又指,應用ESG時,表面上成本多了,但長遠能為公司獲得公眾認同,做出非可量度的成績。他表示,在競投樓盤管理工作時,物業管理公司有沒有獲環保獎、有沒有參與資源回收等,也是業主很重視的一環。此外,公司亦將ESG納入員工考核的評分準則之一,若在環保方面做得好的同事,甚至會獲得晉升或加薪機會。

去年恒生綜指成份股ESG評分跌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在會上表示,很多企業將環境氣候相關因素,納入風險管理和投資決策過程,就氣候變化定下排放量目標及減碳策略,甚至披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使企業除了有應對氣候抗禦力,亦大大增加在ESG管治透明度,提升企業環保意識,也有助香港進一步深度減碳。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

恒指公司周三(14日)發佈ESG(經濟、社會和管治)的年度檢討,針對2021年的表現,484間在港上市恒生綜指成分股企業的ESG評分為53.3分,按年下跌2分。公司發言人表示,雖然企業在環境政策普遍有改善,不過國際對納入氣候變化和達至淨零目標要求提高,在今年度ESG評分亦加入相關要求,企業未能跟上因而拖低評分。「低碳想創坊」所推出的「低碳關懷標籤」,正正為本港企業提供誘因,藉此鼓勵商界持續為環境作出努力,進一步趕上ESG全球大勢水平。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