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 小時
  • 恒指

    17,758.11
    +41.64 (+0.24%)
     
  • 國指

    6,345.43
    +21.38 (+0.34%)
     
  • 上證綜指

    2,968.80
    +22.95 (+0.78%)
     
  • 滬深300

    3,463.66
    +9.54 (+0.28%)
     
  • 美元

    7.8078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3
    0.0000 (0.00%)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2
    -0.0001 (-0.19%)
     
  • 歐元

    8.3528
    -0.0051 (-0.06%)
     
  • 英鎊

    9.867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2.34
    +0.60 (+0.73%)
     
  • 金價

    2,338.50
    +1.90 (+0.08%)
     
  • Bitcoin

    61,486.32
    +823.24 (+1.36%)
     
  • CMC Crypto 200

    1,282.45
    -1.38 (-0.11%)
     

券商提價25% 鬥挖角

今年首7個月本港機場淨出境人次已逾13.95萬。
今年首7個月本港機場淨出境人次已逾13.95萬。

本港自我劃地作隔離埠,加上移民潮夾擊下,「人才荒」引起金融界挖角潮,導致有券商在經濟下行之際仍提價至少四分之一搶人!分析指,本港各界「斷層」問題嚴重,港府執意維持嚴格的防疫及抵港隔離政策,大削吸引人才的競爭力,不少專才已捨港取星,推出招攬人才措舉不能再拖!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4至6月勞動人口臨時數字為375.02萬人,按年減少3.48%,較2019年的398.78萬人減少5.95%或23.76萬人,規模相當於去年中西區的人口。

另據入境事務處統計,今年至上周六為止,單計機場出入境數字,累計淨移出13.95萬人,除5月以外個個月都錄淨移出。值得關注的是,港府自4月1日起重新開放英美等地航線後,不管經機場來港或離港的人數都錄得大幅增加。

消息指,有中資券商基於人手短缺,提價至少25%挖角,部分被挖角的公司為求留人,再「加碼」萬多元。另有券商正聘請逾20個職位,以中層職位為主,包括風險管理、銷售、法規、資訊科技(IT)部門等。

斷層嚴重 中下層青黃不接

有在中資機構任職的人士透露,例行檢討表現不達標的員工按慣例會被辭退,但因為現時請人難,有非任職重要崗位的行政員工獲破例留任。現時不少機構出現斷層,中層或高層都有人走,問題是中層走了下面有人晉升替補,不過,新人經驗不足未能補足第二層的人手,中下層青黃不接。

另有證券業界人士表示,部分公司誤判局勢,早前過分裁員,加上移民潮、本地挖角潮,導致「玩大了」,令公司加人工較「闊綽」,笑言「多些人走更好,人工可以加多些」,認為是「有辣有唔辣」。

資深人力顧問、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指出,過去經濟景氣,金融界跳槽工資加兩至三成屬正常水平,但在疫情下可謂脫節,IT和工程等亦有類似情況。除了「加人工」,企業還會透過升職作招徠,提供更好工作發展機會。

科技界准海外「遙距」返工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科技界也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即使剛畢業學生的入職薪酬也大幅提升,甚至已有公司基於難聘請IT員工,遂將部分可遙距處理的工作如編程和程式設計,繼續交由已離港的員工負責,不少人「帶埋份工離開」,遙距方式聘用海外人士的企業或愈來愈多。

周綺萍提到,現時抵港隔離配套不足,特別是暑假期間,難以預訂隔離酒店,且房價偏貴,削弱海外專才來港意欲。港府解決相關問題「最緊要快」,因為時間愈長會令外界留下「去香港十分麻煩」的壞印象,不再考慮來港。

部分跨國企業出於抵港隔離問題,早已轉移陣地到新加坡,連帶不少專才亦過檔星洲。周認為,香港作為服務中心,人才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移民潮及轉戰大灣區等令本港人才淨流走,而鄰近城市亦有人才短缺問題,港府必須加把勁吸引專才來港,否則將影響長遠發展。

政府宜出招吸引海外人才

方保僑促請政府在制訂防疫政策須顧及本港長遠競爭力,事關限制多多令外地人士不願來港,新加坡又搶走不少專業人才。鑑於不少地區均有專才計劃招攬科技人才落戶,港府需考慮加碼優惠,或以稅務、租務及人才優惠吸引海外科技企業來港,讓他們在港設立科研中心,快速培養本港的科研人員,擴大人才庫。

2022年經機場出入境人次
2022年經機場出入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