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67
    -0.08 (-0.63%)
     
  • 富時100

    8,182.99
    +40.84 (+0.50%)
     
  • 紐約期油

    80.41
    +0.08 (+0.10%)
     
  • 金價

    2,326.50
    -2.50 (-0.11%)
     
  • 美元

    7.8077
    -0.0024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2%)
     
  • 歐元

    8.3772
    -0.0037 (-0.04%)
     
  • Bitcoin

    65,043.34
    -510.27 (-0.78%)
     
  • CMC Crypto 200

    1,353.87
    -35.53 (-2.56%)
     

名家筆陣:內地電商平台競爭激化

阿里盈利仍然主要來自電商業務。
阿里盈利仍然主要來自電商業務。

股市有一個說法:「當最後一條牛都變熊時,股市應離見底日子不遠了。」最近,作為中國互聯網股票大好友、日本軟銀的孫正義也將手上的阿里巴巴(09988)持股比例從23.7%降低到14.6%,不知道他是否最後的一條牛?當然以上只是純屬猜測,軟銀也真的有需要沽出投資籌錢減債。不過,現在也許適合總結一下投資者應如何看待電商平台業務。

有留意阿里過去數個季度業績的投資者,一定注意到管理層常常提及影響業績的一個主因──競爭加劇。當然,大部分投資者也明白政府規管增加是影響業績的其中一個原因,但位於監管風口的阿里,管理層亦「識相」地盡量少提及任何跟政府有關的事情。

拼多多發展提速助擴版圖

事實上,內地電子商務平台的競爭情況跟數年前比較也真的激烈了不少,例如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數目,已經和阿里相差不遠,其商品交易總額在過去4年增加了約16倍,從只有阿里中國零售市場交易總額的3%,增加到去年底的30%。拼多多每位活躍用戶每年消費額約為2,800元人民幣,遠低於在阿里8,800多元人民幣,應該仍有不少增長空間。雖然拼多多不斷強調其平台重點為農產品,但一個平台只要有足夠的用戶,擴展到其他產品也是相對容易的。

除拼多多外,一些短視頻平台也積極發展直播帶貨業務。雖然內地政府去年開始不斷收緊直播帶貨的行業規管,但從快手(01024)今年3月底止季度業績來看,其商品交易總額按年增長率仍達47%。截至3月底的過去12個月交易量也達到7,300億元人民幣,差不多為阿里的9%。因抖音未上市,所以沒有正式數據,但可以想像抖音帶貨量只會比快手更高。由此可見,電商平台間的競爭只會愈演愈烈。

阿里損益表中包含很多一次性的項目,如要明白其盈利變化,不能只看年報,而要每個季度定期追蹤其撇除一次性的項目後每股核心盈利表現。阿里每股核心盈利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出現了按年下降,降幅在今年第二季度仍然看不到有緩和迹象。

今年3月起,內地經濟增長因疫情封城而放緩,所以暫時難以看清盈利的實質底部。今年阿里第二季的業績按年增速便顯得更加重要,去年基數已下跌,所以按年有增長應該相對容易,不過,投資者要小心了解封城的影響持續性。阿里雖然投資項目眾多,但無可否認,目前盈利仍然主要來自內地傳統零售電商業務,所以除非其他業務有突破,其盈利增長估計難以恢復舊觀。

阿里轉港主要上市吸北水

阿里盈利由去年第三季度開始按年下降,如果以下降後一年的核心盈利用來計算其市盈率,目前約為13.3倍。除非阿里盈利繼續下跌,不然其市盈率看似相當合理。最後一點,是阿里將把第一上市地點由美國搬到香港,有機會在今年底北水便可入場購買阿里股票,北水流入應對股價有幫助。

總結以上各點,內地電商行業的競爭持續加劇,除非阿里的新業務有突破,否則新增長點暫時似乎還未可見,但如果今季盈利能穩定下來,從13倍市盈率估值來看,股價再下跌的空間應該不多,加上改變第一上市地點到香港,未來北水流入應可支持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