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79.61
    -150.59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7 (-0.16%)
     
  • 道指

    38,686.32
    +574.82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8 (-0.01%)
     
  • Vix指數

    12.92
    -1.55 (-10.71%)
     
  • 富時100

    8,275.38
    +44.33 (+0.54%)
     
  • 紐約期油

    77.18
    +0.19 (+0.25%)
     
  • 金價

    2,347.70
    +1.90 (+0.08%)
     
  • 美元

    7.8187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56
    +0.0010 (+0.11%)
     
  • 日圓

    0.0494
    -0.0002 (-0.32%)
     
  • 歐元

    8.4796
    +0.0119 (+0.14%)
     
  • Bitcoin

    67,784.19
    +86.42 (+0.13%)
     
  • CMC Crypto 200

    1,464.61
    +36.04 (+2.52%)
     

君實生物換研發背景新帥 能否挽救低迷業績表現?

這家生物科技公司面臨營收下滑、遲遲無法實現盈利,以及出海產品遭退貨等諸多困局,市場關注其商業化成績

重點:

  • 君實生物原副總經理、全球研發總裁鄒建軍出任首席執行官,股價卻連續多日下跌

  • 商業化進展遲緩的同時,君實生物近年來研發和商業化團隊已經歷多番震盪

莫莉

隨著生物醫藥行業整體環境趨冷,在業績壓力之下,無論是創新藥企還是老牌醫藥公司,高層人事也頻頻出現變動。1月12日,頭部創新藥企業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7.HK; 688180.SH)宣佈,公司原副總經理、全球研發總裁鄒建軍將出任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而前任CEO李甯獲選為副董事長,並擔任全資子公司TopAlliance Biosciences董事長,負責海外業務。

消息公佈後,截至上週五,君實生物股價已連續五日下跌,累計跌幅達到15.7%,顯示資本市場對於這次換帥並不滿意。過去一年來,君實生物的市場表現可謂「跌跌不休」,從2023年年初約46港元的高位一路下滑,目前股價已不足15港元,市值縮水近七成。此時宣佈換帥的新人選為內部提拔,難以給市場帶來振奮情緒。

新任CEO鄒建軍擁有臨床腫瘤學博士學位,具備二十餘年臨床經驗和腫瘤藥物研發經驗。鄒建軍曾在拜爾醫藥擔任中國腫瘤研發部醫學經理、治療領域負責人、全球醫學事務負責人,也曾在恒瑞醫藥任職首席醫學官、副總經理。2022年4月,在經歷恒瑞醫藥的高管大幅減薪後,鄒建軍宣佈離職,僅僅8天之後便加入了君實生物,依舊主管研發領域。當時君實生物給鄒建軍開出的年薪超過400萬元,還有300萬股的股權激勵,遠高於同期恒瑞醫藥所有高管薪金。

廣告

但如今,君實生物面臨營收下滑、遲遲無法實現盈利、出海產品遭退貨等諸多困局,鄒建軍此番升職,已不復當年加入君實的風光。2023年前三季度,君實生物實現營收9.86億元,按年下滑19%,淨虧損逾14億元。

君實生物的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近年來銷售表現起起伏伏,作為2018年獲批上市的第一款國產PD-1藥物,特瑞普利單抗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7.74億元和10.03億元銷售額。但隨著更多國產PD-1進入市場,加上君實生物醫保談判失利,2021年特瑞普利單抗銷售額銳減至4.12億元。此後,特瑞普利單抗在國內新增獲批兩項大適應症,2022年銷售額回升至7.36億元,2023年首三季度,特瑞普利單抗實現營收6.68億元,按年增長約29.7%。

至於其餘已獲批上市的產品,銷售表現則更為平淡。2023年首三季度,小分子新冠口服藥民得維取得收入1.24億元,阿達木單抗取得收入約9,940萬元,曾經的新冠中和抗體藥物埃特司韋單抗已不再產生收入。換言之,除了在PD-1這一紅海市場上廝殺的特瑞普利單抗,君實生物並無其他能支撐銷售業績的重磅產品。

商業化進展遲緩的同時,君實生物近年來研發和商業化團隊已經歷多番震盪。2018年至2021年底,君實生物曾連續更換三位商業化負責人,後兩任首席商務官分別在任1年及4個月,團隊穩定性受影響。直到2021年11月李聰出任君實生物聯席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公司商業化工作。

「出海」項目遭退貨

在研發領域,公司首席科學家武海,以及執行董事、核心技術人員馮輝在2023年8月底相繼辭職。根據君實生物上交所的招股書,兩人是公司四位核心技術人員的其中兩位。財報顯示,君實生物的研發人員數量也在由升轉降,從2022年底的995人,降至去年6月底的854人。

新年伊始,君實生物的美國合作方Coherus(CHRS.US)宣佈終止與重組人源化抗TIGIT單克隆抗體(項目代號為JS006)的許可合作,君實生物前期已從Coherus處收到的3,500萬美元執行費及Coherus承擔的研發費用等無需退還。2022年年報顯示,君實生物該年在JS006項目上投入研發費用5,154.9萬元,佔營收比重為3.55%。

去年10月,特瑞普利單抗獲美國FDA批准兩項鼻咽癌相關的適應症,這是首個成功出海美國的國產PD-1單抗,也是美國唯一獲批用於鼻咽癌治療的藥物,這款藥物的美國合作方也同樣是Coherus。不過,鼻咽癌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歐美國家的患者數量較少,Coherus估算,美國每年新發鼻咽癌患者2,000人,特瑞普利單抗在美國的銷售額峰值大約為2億美元,加上君實生物僅能獲得20%的銷售分成,這款藥物獲批給公司帶來的營收提升或許不如市場預期。

君實生物在研產品管線覆蓋五大治療領域,包括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慢性代謝類疾病、神經系統類疾病以及感染類疾病,除了已經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四項產品之外,還有近30項在研產品處於臨床試驗階段,超過20項在研產品處在臨床前開發階段,仍需龐大的研發投入。

目前,君實生物的市銷率約為10倍,而擁有在歐盟獲批的PD-1產品的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市銷率僅有7倍,顯示君實生物的估值仍有一定溢價。雖然君實生物的新任CEO有較好的臨床研發背景,但她能否帶領公司在商業化領域交出更好的成績,還有待時間證明。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